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参考答案: D 2. 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所示.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是       A.仅在甲中                B.仅在甲和乙中 C.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 参考答案: D 3. 下图中甲、乙模型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D中蛋白质的含量一定低于C,K+的含量高于C B. 若甲图C中无机盐含量增加,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都将增强 C. 如果乙图中B表示胰岛细胞,则A可以表示下丘脑细胞 D. 乙图也可以表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体液运输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B 【分析】 分析图甲:甲模型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所以可以推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 【详解】甲图D中蛋白质的含量不一定低于C,K+的含量高于C,A错误;若甲图C血浆中无机盐含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转移到垂体,由垂体释放,进而加强对水的重吸收,B正确;乙代表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如果乙图中B表示胰岛细胞,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刺激下丘脑,下丘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不是通过产生激素作用于胰岛细胞,C错误;乙图也可以表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体液运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抗体不会进入靶细胞,D错误;故选B。   4.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参考答案: A 5. 下列关于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是同一物种    B. 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和繁殖单位     C. 组成群落的多个物种是一种随意组合     D. 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是多个物种 参考答案: C 6. 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   A.高尔基体、囊泡   B.内质网、高尔基体  C.囊泡、线粒体   D.囊泡、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 D 7.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传递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参考答案: D 8. 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生物技术是  A.基因工程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参考答案: A 9. 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该生态瓶的变化是(   ) ①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                      ②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 ③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  ④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D 10. 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C 11. 在基因工程中,科学家所用的“剪刀”、“针线”和“载体”分别是指(     ) A. 大肠杆菌病毒、质粒、DNA连接酶 B. 噬菌体、质粒、DNA连接酶 C. 限制酶、RNA连接酶、质粒 D. 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中的“剪刀”是限制酶;“针线”是DNA连接酶;“载体”通常是质粒,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技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2. 参考答案: B 13.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化学信息的作用 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行为信息的作用 C.信息素是进行信息传递唯一的信号 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答案: D 【考点】G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 【解答】解: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选:D. 14. 鸡的毛腿对光腿为显性,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一只杂合的毛腿鸡    B. 一只纯合的毛腿鸡 C. 一只杂合的光腿鸡     D. 一只纯合的光腿鸡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C.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B细胞和效应B细胞(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参考答案: D 略 16. 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在缺氧的条件下,其运输的速度慢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参考答案: C 17. 根据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的肽链全部水解成氨基酸,需要123个水分子 B.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C.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D.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参考答案: A 18. 关于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桑椹胚和囊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囊胚与桑椹胚相比,每个细胞内DNA总量增加 B.囊胚与桑椹胚相比,细胞数目较多 C.组成囊胚和桑椹胚的细胞,都是全能细胞 D.桑椹胚的形成在卵巢,囊胚的形成在输卵管 参考答案: B 19.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 A. 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 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 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分析,结合题意分析曲线可知,c点后细胞大小相对值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b?c段细胞可能是活细胞,A错误;图中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既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有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但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离开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d?e段,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由于e时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e时液泡内细胞液浓度降低,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 20.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参考答案: C 21. 下列各项不属于细胞工程在实际中应用的是(  ) A.培育工程菌使之产生人生长激素 B.将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乙植物细胞内 C.将番茄茎尖培养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D.动物细胞培养用于检测有毒物质 参考答案: A 【考点】R2: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对象、条件及手段;R3: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RC: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原理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 培养基性质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 营养物质(蔗糖)、植物激素等 营养物质(葡萄糖)、动物血清等 培养结果 植物体 细胞株、细胞系 培养目的 快速繁殖、培育无毒苗等 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 分散处理 无 有 脱分化 有 无 【解答】解:A、A、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人生长激素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A错误; B、将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乙植物细胞内属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B正确; C、茎尖(几乎不含病毒)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C正确; D、将细胞培养在含有毒物质的溶液中,可通过变异细胞的百分率判断有毒物质的毒性,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及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和区分,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2. 下列对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维持体温恒定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来进行的   B.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各自独立的   C.胰岛素是血糖调节中唯一发挥作用的一种激素   D.pH的调节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有关 参考答案: D 23. 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       B.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减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             D.以减数分裂方式增殖 参考答案: C 24. 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 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 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 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参考答案: A 【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