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古王集乡联合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古王集乡联合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参考答案: C 2.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 b、 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细菌在含青霉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细菌在含四环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① 能生长 能生长 ② 不能生长 能生长 ③ 能生长 不能生长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参考答案: D 3.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 A.4种和4种 B.4种和8种 C.5种和4种 D.5种和8种 参考答案: A 【考点】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体内只含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有A、U、G、C共4种,含有的核苷酸有4种(4种核糖核苷酸). 故选:A. 4. 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参考答案: A 5.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参考答案: A 6.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 红种皮 抗病 白种皮 感病 红种皮 感病 白种皮 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二 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 180 184 178 182 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6个亲本只有一个是纯合体 B. 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 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 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B 7. 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DNA依次有  (    ) A.46、23、0、46   B. 23、46、0、23    C. 46 、23、0、92  D.184、92、46、46 参考答案: A 8. 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 “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 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9.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离子,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 B.Mg离子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离子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参考答案: C 10.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W区          B.S区          C.H区         D.V区 参考答案: B 11. 目前禽流感发生地多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影响候鸟迁徙的非生物因素 主要是                                                       (   ) A、阳光        B、温度         C、水        D、气候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人体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糖原都能补充血糖 D.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了物质的运输 参考答案: D 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是其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人体肌细胞中的糖原不能补充血糖,C错误;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了物质的运输,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D正确。 13.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参考答案: D 14. 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与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弯曲部位在幼苗尖端下面  B.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幼苗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 C. 单侧光会引起幼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色氨酸 参考答案: D 16. 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参考答案: D 17. .在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 需氧异养、厌氧异养、自养 C. 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 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参考答案: D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知的生命起源过程的知识,来分析推导生物代谢类型的进化顺序。 【详解】原始地球条件下没有O2,生物体没有叶绿素,所以最早的生物应是厌氧异养型。后来,当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为原始藻类(如蓝藻)后,原始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释放到大气中,生物类型也进化到光能合成自养型。再往后,由于大量光能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的O2越来越多,合成的有机物也越来越多,就逐渐出现了需氧异养型的生物类型。 故选:D。 18. 用溶液培养法培养小球藻时,若用放射性的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衣藻细胞中不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核糖体           D.中心体 参考答案: D 19.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参考答案: B 20. EcoRⅠ能将DNA片段切割成黏性末端,该末端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 D 2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 B. 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D. 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参考答案: C 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但酶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甚至体外起作用,故A错误。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B错误。光合作用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进行光反应,在叶绿体基质进行暗反应,故C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对比法多角度理解酶   错误说法   正确理解   产生场所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   化学本质   蛋白质   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作用场所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和高温均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酶只具有催化作用   来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   22.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D 23.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 DNA 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依次为四种限制酶,,以及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 DNA 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    ) A. BamHI和Ec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