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白寨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白寨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B 2.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 C 3. 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B. 若在复制时没有发生任何差错,则该细胞一定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 C. 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交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 如果基因N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异常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熟练掌握。因为第一次减数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如果第一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则形成两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一次有丝分裂,即使正常分离,形成的四个精子都是异常的。所以如果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故A项正确。若该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只有两种类型,故B项错。若1和2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同,不会影响减数分裂的继续进行,故C项错。若基因N发生突变,则1号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由原来的N和N变为N和n,所以产生的精子类型有1/4异常,故D项错。 4.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 A.125只/公顷 B.100只/公顷 C.75只/公顷 D.50只/公顷 参考答案: B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根据重捕取样中的标记比例和样方总数中的标记比例相等,因此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解答】解: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公式为: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故该种鼠的总数=25×(30+10)÷10=100(只),由于调查范围是1公顷,故密度为100只/公顷.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标记重捕法的计算方法,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需要注意第二次捕获数量包括未标志和标志的鼠. 5. 一段信使RNA分子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C有25个,那么转录RNA分子的DNA分子中碱基C和T共有多少个   A.25            B.40         C.60         D.80 参考答案: C 6. 下列关于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盲女子的每个卵细胞都有色盲基因        B.男性色盲的子女必有色盲基因 C.外祖父色盲,则其外孙女至少有一半是色盲      D.色盲男子的每个精子都有色盲基因 参考答案: A 7.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     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C.两者都变化                       D.两者都不变 参考答案: B 8.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 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参考答案: B 9. 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染色剂是(    )     A.吡罗红    B.甲基绿    C.健那绿   D.龙胆紫 参考答案: B 10.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参考答案: A 11.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46对同源染色体 B.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C.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消失都在ef段 D. 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参考答案: D 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图中cd期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以及有丝分裂的前、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变,仍为46条,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故A项错误;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前段即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但是后一阶段(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故B项错误;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图中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在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壁,故C项错误;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图中cd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坐标图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此图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又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但是图中的bc段和de段在两种分裂方式中的变化原因相同,此为解题的突破口。图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含量变化,与细胞中DNA含量变化不同。在分析此曲线图时主要分析两个转折点:bc段和de段,bc段DNA加倍是由于间期的DNA复制,de段减半是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的结果。 12. 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下列概括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体内唯一的储备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  )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为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 C.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变细胞  D.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参考答案: B 14.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B.蛋白质空间结构        C.肽链结构      D.基因结构 参考答案: D 15. 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因此它可以 A.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速率       B.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改变生物遗传特性,使之定向进化   D.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参考答案: B 16. 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参与了 ①非特异性免疫      ②体液免疫      ③细胞免疫      ④合成并分泌抗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17. 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A.缺少了溶菌酶      B.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C.没有了淋巴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参考答案: D 18. 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中的基因不完整 B.细胞克隆可用于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C.“多利”绵羊的性状与供核绵羊不完全相同 D.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把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参考答案: A 19. 果蝇刚毛(R)和截毛(r)这对相对性状是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原细胞 ⑤精原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参考答案: B 略 20. 下面描述的生物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且生物界各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的是(  ) ①长在边际的玉米比田中心的玉米粗壮产量高 ②流感病毒有几百个变种,且新亚种不断产生 ③“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后代产生S型活菌 ④果蝇的白眼 ⑤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⑥人类的红绿色盲 ⑦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⑧猫叫综合征 ⑨高山草甸多倍体植物居多 A. ②③⑥⑦   B. ①③⑥⑦⑧   C. ⑤⑧⑨   D. ②④⑥⑦ 参考答案: D 21. 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 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 该蜣螂在生态系统中仅作为捕食者而存在 D. 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参考答案: B 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可能是同一个物种,故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可能没有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说明生物进化了,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该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正确;该蜣螂(俗称屎壳郎)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说明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C错误;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的蜣螂类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点睛】易错警惕:要理清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沦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进化的范围,而新物种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后,方可成立,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22.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参考答案: B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解答】解:噬菌体的成分只包括蛋白质和DNA,它只能寄生在细菌中,以自身DNA作为指导,利用细菌中的原料合成自身需要的成分. 因此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时,需要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利用细菌的氨基酸作为原料来合成噬菌体自身的蛋白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噬菌体繁殖的过程;明确噬菌体在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时,均以自身DNA为指导,而利用细菌中的原料,合成噬菌体自身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