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名山镇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重庆名山镇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生化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     A.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RNA的合成                            D.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参考答案: A 2. 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l 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 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 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 A 3.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转基因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之间可以相互授粉并产生可育的种子,但两者已属于不同的物种 B.人工种植的转基因马铃薯种群的人奶蛋白基因频率将不会发生改变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不可作为受体细胞 D.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时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 参考答案: D 4. 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适当放牧,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 在某片林地大力种植某种速生树并清除其他树种,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前者能量利用率较高 D. 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易地保护 参考答案: B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会增加生物多样性,A正确。在某片林地大力种植某种速生树并清除其他树种,丰富度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前者物质利用率高,能量利用率也较高,C正确。易地保护包括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还有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D正确。 5. 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②过程染色体数目加倍         B.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 图①②③④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D. ④中共含有6条染色体 参考答案: A 6.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参考答案: B 通常认为细胞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即可被认为已经死亡。台盼蓝是检测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健康的正常细胞能够排斥台盼蓝,而死亡的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通透性增加,细胞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A正确;氨基酸不含肽键,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常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考点定位】课本基础实验染色所用的试剂及其用途。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染色所用的试剂及其用途,要求考生掌握课本实验,掌握细胞膜的完整性检测、双缩脲试剂的作用、细胞分裂图像的观察和还原糖鉴定过程。对于课本实验应进行分类总结,如观察类实验、验证类实验、探究性实验及颜色反应、显微镜观察等。 7. 人体的下列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红细胞   D.小肠上皮细胞 参考答案: C 8. 下如图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如图坐标系中的曲线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 B. 图1的③中A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 C. 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 参考答案: B 【分析】 1、1表示互利共生,对应于甲图;2表示种内斗争;3表示捕食,对应于乙图;4表示竞争,对应丙图。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详解】图1:①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②中同种生物为共同的生活条件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种内斗争: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④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A正确;图1中的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错误;图二中,甲表示互利共生,对应①;乙表示捕食,对应③;丙表示竞争,对应④,C正确;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捕食和竞争两种关系,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9. 关于下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单链的7/8 B.若②处的碱基对改变导致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改变 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 D.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参考答案: C 10. 在水深 200m 的深海处,光线极少,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高达 5000V 的生物电,击昏敌人,获得食物,保护自己。电鳗生物电的直接来源是 A.葡萄糖彻底分解 B.氨基酸彻底分解  C.丙酮酸彻底分解   D.腺苷三磷酸的水解 参考答案: D 11.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开花的蕃茄花蕾,可获得无籽果实,其果肉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受精极核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参考答案: B 12.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它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_________的结果。 (2)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那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特性看,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_________。 (5)该项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预言,该棉花独立种植若干代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现象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该工程操作中,所用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农药对害虫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       (2)多样性 (3)抗虫基因→(转录)mRNA→(翻译)蛋白质   (4)基因重组 (5)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  (6)基因突变 (7)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8)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9)限制酶     DNA连接酶     运载体 13. 下列肯定不是遗传密码的是(  ) A.AAA B.GTA C.UUU D.GUA 参考答案: B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解: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A、AAA可能是遗传密码,A错误; B、密码子在mRNA上,不可能含有碱基T,因此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B正确; C、UUU可能是遗传密码,C错误; D、CUA可能是遗传密码,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密码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明确密码子在mRNA上,不可能含有碱基T,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14. 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  ) A.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B.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D.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只是血浆 B.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属于组织液 C. 碳酸氢钠对细胞产生后进入内环境的酸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D. 尿素也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参考答案: C 【分析】 内环境中成分包括细胞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内环境中含有碳酸氢钠和磷酸氢钠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详解】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神经细胞之间的组织液)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场所属于组织液,B正确;碳酸氢钠对内环境的酸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但是不一定是细胞产生的,C错误;尿素是细胞的代谢产物,因此尿素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正确。 【点睛】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其他组织细胞的内环境几乎都是组织液。 16.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