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南昌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南昌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衰老细胞不具备的特征是(  ) A.细胞内绝大多数酶的活性增加 B.细胞内的水分减少 C.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D.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参考答案: A 【考点】55: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解答】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绝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 B、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的水分减少,B正确; C、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C正确; D、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 故选:A. 2. 种群的特征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组成    D.种群密度 参考答案: D 3. 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实例应用的是(  ) ①微型繁殖        ②作物脱毒        ③突变体利用      ④细胞产物的工业化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4.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果实生长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协同作用 参考答案: A 5. 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A.麦芽糖酶    B.核糖核酸   C.胰岛素      D.抗体 参考答案: B 6.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 参考答案: D 7. 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例子(  ) A.藓﹣地衣﹣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B.裸岩﹣地衣﹣藓﹣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C.木本植物﹣地衣﹣藓﹣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地衣﹣藓﹣木本植物 参考答案: B. 初生演替首先是地衣定居于裸岩,对裸岩进行不断的酸化,导致岩体风化,产生的土壤,为其它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可能.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考查群落的演替,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初生演替. 8. 某实验小组欲从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 C.目的菌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合成有机物 D.稀释土壤时需在火焰旁的目的是防杂菌污染 参考答案: A 9. 当神经纤维在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 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膜内外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A 10.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类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参考答案: D 12. 右图中a→d分别表示不同的指标,M表示某种指标的相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石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在一段时间内,若c种群数量增加,则d种群数量下降,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参考答案: D 13. 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B 14. 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1S 少数32P,多数32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参考答案: D 15. 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参考答案: C 16. 下列实例中属于竞争的是 (     ) A.白蚁和它肠道内的鞭毛虫     B.蛔虫和人   C.青霉菌株分泌青霉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D.狼和兔 参考答案: C 17. 胚胎干细胞功能特性不包括 (   )   A.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体外培养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    C.冷冻保存可以进行遗传改造       D.可以进行增殖 参考答案: B 18. 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⑦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 A.④⑤⑥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⑦ 参考答案: D 19.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参考答案: C 20.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浓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参考答案: A 21. 在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四次抓取Dd的概率是 A. 1/8    B. 1/4    C. 1/2    D. 1 参考答案: C 由于每次抓取前都要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匀,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所以每次抓取Dd的概率都是1/2。 答案选C。 22.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参考答案: B 23. 如果想研究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温度,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   ) A.萃取时间不应相同           B.使用不同的萃取剂 C.原料颗粒大小不同           D.除温度外,其它因素相同 参考答案: D 略 24. 下列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的是 A.水  B.蛋白质  C.葡萄糖  D.无机盐 参考答案: B 25.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保持一定浓度的CO2,其目的是促进动物细胞呼吸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参考答案: C 【考点】RC: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6C:试管婴儿及其意义;R8:细胞融合的方法. 【分析】1.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属于有性生殖. (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2)胚胎的早期培养: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3)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1)植物体细胞杂交:来自两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2)过程:去除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杂种植物细胞→植物组织培养→完整植物体 (3)去细胞壁的方法:酶解法,即在温和的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诱导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原生质体能融合的原因: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 融合完成的标志:再生出新的细胞壁.(与细胞内高尔基体有重要的关系) (4)意义:在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解答】解:A、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要想植物细胞融合需要去壁制备成原生质体,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A正确; B、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B正确;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保持一定浓度的C02,其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C错误; D、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或原生质体称为外植体,D正确. 故选:C. 26.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A 27. 父亲将其染色体,通过儿子传至孙女体细胞中大约有多少条 A.23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