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到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参考答案: D 2. 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生物体内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 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C.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D.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 参考答案: B 3. 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遗传物质变化属于 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参考答案: C 4. 在体育竞技比赛中,都要对运动员进行包括基因兴奋剂在内的各类兴奋剂的严格检测。基因兴奋剂是注入运动员体内新的基因,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变异角度分析,此方式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细胞癌变  D.染色体变异 参考答案: B 5. 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D.生态系统的成分 参考答案: D 6. 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3∶1。关于实现F2中高∶矮=3∶1的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②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项条件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C 7. 胶原蛋白分子具有3条肽链,每条肽链有1050个氨基酸。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 A.3147个     B.3150个     C.3153个      D.1047个 参考答案: A 8.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最早在世界上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形成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利用兔子卵细胞质的目的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早期胚胎(桑椹胚以前)的形成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参考答案: A 9.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C.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参考答案: C 10. 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形成的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 雌激素和孕激素    D.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 A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胰岛素是降血糖,两者对于血糖调节起着拮抗作用,A正确;生长激素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两者是协同作用,B错误;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发育和调控其分泌相应的激素的活动,不是拮抗作用,C错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共同升高血糖,两者是协同作用,D错误。 12. 用纸层析法将绿叶中色素进行分离,出现在滤纸条最下面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A. 黄色             B. 橙黄色               C. 黄绿色             D. 蓝绿色 参考答案: C 13.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参考答案: B 14. 糖耐量受损(IG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 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不能初步推测(   ) A.餐后60 min 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 人群胰岛 B 细胞的分泌负担 参考答案: A 15. 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充满灰尘,某人进入后立即出现了打喷嚏、全身痛痒等症状,离开老屋后不久症状消失,以下对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机体B细胞首次接触到尘土中的过敏原后,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B. 该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虽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 C. 可与尘土中的过敏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浆中,再次遇到相同过敏原时,抗体同过敏原发生反应,引发过敏反应 D. 要避免该症状再次出现,应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过敏原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尘土中的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A正确;该症状属于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但一般对机体组织不会造成损伤,且具有遗传倾向等特点,B正确;过敏反应过程产生的抗体位于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细胞膜表面,不位于血浆中,C错误;若要避免过敏反应再次出现,应该避免接触过敏原,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他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试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培养液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               B.②⑤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答案:C 1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参考答案: C 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即摄入1公斤草的能量,但摄入的能量并没有全部都流入兔子体内,其粪便的能量没有流入其体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C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名师点睛】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8.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细胞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参考答案: A 19.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    )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 培育新品种                        D.生产杂种细胞 参考答案: B 略 20. 下列各组物质组成不全部属于哺乳动物胚胎的培养液成分的是(  )    A.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激素     B.血清、激素、维生素、有机盐    C.核苷酸、维生素、血清、无机盐   D.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生长素 参考答案: D 21.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注入的蛇毒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C.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参考答案: A 2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参考答案: D 【考点】E1: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故选:D. 23. 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 来自(     ) 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 参考答案: B 24.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