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A.染色体复制                      B.纺锤丝的形成  C.细胞质的分裂                    D.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参考答案: C 2. 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的只有B淋巴细胞 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A.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浆(效应B)细胞的有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A错误; 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正确;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如损伤细胞,C正确; D、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正确. 3. 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参考答案: B 4.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D.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参考答案: C 5.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0、600和100个,那么,在这个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为      A.60%           B.50%            C.40%           D.30% 参考答案: A 6. 将大豆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参考答案: D 7. 如图是果醋和果酒发酵装置,下列关于各个部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B.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C.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D.充气口的开关始终要处于开的状态 参考答案: D 8. 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参考答案: C 9.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 B. 红细胞吸收胆固醇与吸收葡萄糖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 腺细胞合成的酶排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木糖的浓度太低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渗透作用是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A错误;红细胞吸收胆固醇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两者的相同点都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腺细胞合成的酶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C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载体的选择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0. 人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 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持续时间短   C.作用快而广泛 D.作用慢,持续时间短 参考答案: B 11.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  食物    B. 温度  光照    C. 温度   温度    D. 光照   食物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植物来说,争取较多的光照,可以进行较好的光合作用,因此引起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对于动物而言,植物的分层为动物提供了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种类,动物也随之出现分层现象。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2. 下列优生措施不属于遗传咨询内容的是(    ) A. 详细了解家庭病史    B. 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C. 进行羊水检查    D. 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详细了解家庭病史,然后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属于遗传咨询的步骤,故A、B、D正确。而羊水检查属于产前检查,故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13. 过敏原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区别主要是(     ) A.化学成分不同               B.分布部位不同 C.作用机理不同               D.形成过程不同 参考答案: B 14. 酶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参考答案: C 15. 用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离体培育获得的植株(    ) A.为三倍体                     B.结实率降低,但果实大   C.为纯合子                     D.其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 D 16. 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5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81只  B.85只  C.91只  D.92只 参考答案: C 17. 某小岛上的部分昆虫原种,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演化成昆虫新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昆虫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昆虫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C. 隔离是昆虫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昆虫原种和昆虫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参考答案: D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B正确;昆虫原种和昆虫新种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 18. 下列衣料中适合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的是 A.毛皮     B.纯毛      C.纯绵       D.真丝 参考答案: C 19. 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种途径。酶1、酶2和酶3存在的位置分别是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 C 20. 将谷氨酸棒状杆菌接种到四个相同的培养基中,放在以下条件下培养,其中菌落形成最快的是 参考答案: B 21. 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 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 ③脱氧核苷酸  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   ⑥DNA聚合酶   ⑦DNA解旋酶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④⑤⑦ 参考答案: B 22. .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t1时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最多 C. 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D. t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参考答案: D 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图,t2时种群增长率为0,可以确定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A错误;t2时种群的数量为K,B错误;由于增长率大于零,故种群的数量在t1~t2时逐渐增多,C错误; t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23.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隐性类型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到(   ) A. F1的基因型    B. F1产生配子的种类 C. F1产生配子的数量    D. F1产生配子的比例 参考答案: C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让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假设亲本为AA、aa,则F1为Aa,其与aa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1,性状分离比为1:1。 【详解】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A正确;通过测交实验可以确定子一代产生了A、a两种配子,B正确;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都是不能判断其产生的配子的数量的多少,C错误、D正确。 24. 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是28℃时,其体色为灰绿色,随着体温的升高,其体色逐渐变蓝,并且愈加鲜亮;当体温超过35℃时,其体色呈现出艳丽的蓝色.通过上述事实表明了(  ) A.该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 B.体色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C.体色不同的沙漠蜥蜴,其基因型一定不同 D.体色的变化是因为其身体内部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参考答案: B 【考点】7G: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该沙漠蜥蜴的体色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说明沙漠蜥蜴的体色既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型、表现型、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获取结论. 25.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