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南春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南春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 的表达原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在人体内①主要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②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是不变的 参考答案: D 2.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甲、乙、丙、丁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能够测到膜电位的是(    ) A.甲和乙           B.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参考答案: C 3. 某人腰椎部因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②⑤ 参考答案: D 4.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C.可连接上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D.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参考答案: D 5.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生长没有影响 D.鉴定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 参考答案: D 【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I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I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分析】1、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 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解答】解: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A错误;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不能对微生物进行灭菌,B错误;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生长有影响,当酒精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对自身造成毒害,C错误; D、鉴定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要求考生识记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识记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鉴定原理;识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 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自然突变    D、人工诱变 参考答案: D 7. 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实验用葡萄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B.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避免实验误差 C. 实验中不同浓度NAA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要相同 D. 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 参考答案: C 实验用葡萄插条可少带一些幼叶或幼芽,但要保证各插条所带幼叶或幼芽的数量相同,A项错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B项错误;实验中自变量是NAA浓度,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C项正确;NAA(萘乙酸)属于生长素类似物,不是生长素(IAA),因此不能确定促进葡萄枝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是否相同,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考生要能够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8.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分别是置于神经纤维 B、D上的电位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 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 C. 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被破坏 D. 刺激b点后,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 参考答案: C 用a刺激神经是刺激的传出神经,骨骼肌接受到刺激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是属于反射活动,A正确;图中D由一个神经节,因此D为传入神经,B正确;刺激E,A效应器不发生反应,只有EDCB一中被破坏,兴奋都不传导A,C错误;刺激b点,兴奋能传导到A,因此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D正确。 【考点定位】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9. 下列物质中,属于抗原的是 ①卡介苗  ②破伤风抗毒素  ③免疫球蛋白  ④艾滋病毒  ⑤A凝集原  ⑥移植的肾脏   ⑦引起过敏的青霉素 A.①④⑤⑥⑦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各项中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种群中全部的A和a基因称为基因库  B.不经过地理隔离也能形成生殖隔离 C.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D.马和驴交配产生骡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浴加热条件下,糖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C.常温条件下,RNA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D.显微镜观察,健那绿把细胞杀死后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参考答案: B 略 12. 若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 (  ) A.叶  B.花粉   C.根   D.茎尖 参考答案: D 13.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含氨基嘌呤的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则试管中细胞的种类数和能增殖的细胞种类数分别是 A.3和1    B.5和3   C.5和1    D.3和3 参考答案: C 14. 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髙,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参考答案: C 【考点】K8:制作泡莱. 【分析】实验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解答】解:A、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 B、腌制过程中,蔬菜体积缩小的原因是植物细胞逐渐失水,B错误; CD、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发酵初期酵母菌活动强烈,其利用氧产生的气体为CO2,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识记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泡菜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 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D 16. 小王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拍摄了以下照片,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A染色体开始缩短变粗,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说明细胞处于减数一次分裂前期; 图B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图C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D中已产生四个细胞核,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解题应紧抓减二中期的分裂特点判断,即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17. 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B.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 C.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 参考答案: D 18. 如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