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关埠初级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关埠初级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图中的Ⅱ—2片段。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I片段可能发生互换。  C. 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 D. Ⅱ—1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参考答案: C 2.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在细胞周期中通常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参考答案: D 4.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B.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C.细菌和蓝藻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D 5. 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Ⅱ,出生率如图中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C 6. 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参考答案: A 7. “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 C.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两菌都无细胞核 参考答案: A 8.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限制性内切酶不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用    B. 不是所有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C. 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D. 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参考答案: D 9. 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B.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参考答案: D 11. 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参考答案: C 12. 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B. 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 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的去污力不同 D. 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参考答案: C 2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为60%,30 U/L的碱性纤维素酶处理污布类型2,去污力约为80%,则单位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1去污力最强,A错误;由于污布类型不同,不能探究不同类型的洗衣粉对碱性蛋白酶的去污力的影响,B错误;对污布类型2、3而言,都是Y型洗衣粉,30%的酶用量,但去污力不同,说明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3 的去污力不同,C正确;该实验没有针对同一类型的洗衣粉加大酶用量的探究,则不能判断加大酶用量是否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D错误。 【考点定位】碱性纤维素酶,实验分析。 【名师点睛】本题以碱性纤维素酶为背景考查实验分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分析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3.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 B.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时,可用浸泡法浸泡插条上端 C.根据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将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开来 D.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参考答案: C 14.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生长有关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参考答案: D 16. 下列关于免疫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效果强,是由于记忆细胞的缘故 C.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效应T细胞 参考答案: B 17.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的遗传信息可通过转录和翻译传递到蛋白质得以表达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D.生物体的一切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无关 参考答案: D 18. 生物体内含Zn2+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缺乏Zn2+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A 19.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影响因素不同                    B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C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D起始条件不同   参考答案: D 20.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参考答案: A 21. 在一个重度肥胖者体内,占脂肪细胞干重50%以上的成分是 (    ) A.糖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参考答案: D 略 22.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B.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D.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参考答案: A 考点: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版权所有 分析: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解:A、制作腐乳应选择含水量为70%的豆腐,A错误; B、腐乳的制作主要是应用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它们能够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B正确; C、腐乳的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浓度过低腐乳易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成熟的时间,C正确; D、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以防止杂菌的污染,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注意点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并能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难度不大. 23.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图中A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参考答案: A   要形成新物种生物一定进化,即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形成生殖隔离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B错误。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C是生殖隔离,表示自然状态下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与物种形成有关的2个“不一定”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24. 精子的变形过程中(    )演变为精子的尾 A. 高尔基体 B. 中心体 C. 内质网 D. 细胞核 参考答案: B 精子的变形过程中,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B正确,A、C、D均错误。 25. 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    ) 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 B.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D.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 B 26. 下图是某植物在250C时,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其不恰当的解释是( ) A.在b点之前,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 B.光照强度为a时的光合作用恰好补偿呼吸作用所吸收的氧气 C.b光照强度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就是图中虚线的高度 D.在图中所示过程中该植物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 C 27.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 P-P     B.ATP中的A代表腺苷,~代表高能磷酸键.     C.ATP中的大量能量都储存在磷酸基团中 D.所有生物体内的ATP都只来自呼吸作用 参考答案: B 28. 下列细胞中,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A.红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