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第二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0℃条件下凝固最快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投入新鲜猪肝研磨液     D.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上升至6的过程中,该酶活性不断升高 参考答案: C 2.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参考答案: A 3.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程度 参考答案: C 4. 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 具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共需要(A﹣m)(2n﹣1)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条X染色体,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含有2条X染色体 D. 含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DNA均被15N标记),在供给14N的环境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50% 参考答案: B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主要是由环境不同引起的,A错误;在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胞嘧啶之和是碱基总数的一半.根据题意可知,胞嘧啶是(A-m)个.一个DNA分子片段,复制n-1次后,可得2n-1个DNA分子片段,共含有胞嘧啶2n-1×(A-m).因此该DNA分子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游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n-1?(A-m)个,B正确;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雌果蝇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条X染色体,雄果蝇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含有2条或0条X染色体,C错误;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一次DNA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这个初级精母细胞内的所有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是一条含N15一条只含N14的(半保留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的过程是没有DNA复制的,所以四个精子内的所有DNA分子都含有N15,即每个精子都有含了N15的DNA,为100%,D错误 【考点定位】 变异、减数分裂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细 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⑥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一定不产生CO2: A.1项    B 2项    C.3项    D.4项 参考答案: B 6.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参考答案: C 7.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唾液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的原因是缺乏相关基因 B. TRH弥散在体液中,因此对全身细胞起作用 C. 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因此需不断产生 D.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 C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唾液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错误。TRH弥散在体液中,但只作用在垂体上,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作用后立即被灭活,体内需要不断产生,C正确。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只起调节作用,D错误。 【点睛】1.唾液腺细胞中也含有控制激素合成的基因,只是不表达。 2.激素随着体液弥散在全身,但只作用在相应的靶细胞,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有与之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8. 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他用灭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物在培养基中体外培养时,总是无法得到转化现象,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关于以上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小鼠体内的某种物质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物质是“转化因子” B. 抗R型菌株的抗体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抗体是“转化因子” C. 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 D. 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不会进入R型细菌,无法发生转化 参考答案: C 【分析】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是由S型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A错误;抗R型菌株的抗体与R菌结合,抑制R型细菌的繁殖,B错误;根据题意,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说明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在体外条件下,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C正确;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会进入R型细菌,可以转化形成S型菌,但是由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转化形成的S型菌被淘汰了,D错误。 9.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 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B.线粒体内的[H]与02结合 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     D.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   参考答案: 答案:D 11. 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a、b、c可依次表示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DNA的数目 B.图乙表示两种豌豆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统计数据结果,则杂交子一代中新性状占的比例为1/4 C.丙图表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A、a、B代表不同的基因,则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D.丁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    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参考答案: 答案:C 12. 观察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时发现,有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两两配对排在细胞赤道板位置附近,共有14对,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所处时期的下一时期,着丝点将分开,染色体数加倍为56条 B.该细胞姐妹染色体分离之时,染色体数仍然是14对 C.该生物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最多为56条 D.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8条 参考答案: A 解析:据题可知该细胞处于减I中期,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故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可为56条。下一时期为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不变,减II后期着丝点分离,染色体数仍为28。 13.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相互交配,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参考答案: C 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并且BB有致死作用,可推知该鱼种群4种表现型由A_Bb、A_bb、aaBb和aabb这4种基因型控制。F1中的单列鳞鱼相互交配能产生4种表现型的个体,可推导F1中的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AaBb。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能得到的基因型为AaBb的单列鳞鱼,先考虑B和b这对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而亲本野生型鳞的鱼为纯合体,故bb为亲本野生型鳞的鱼的基因型,Bb为无鳞鱼的基因型;再考虑A和a这对基因,由于无鳞鱼和纯合野生鳞的鱼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结合以上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这样基因组合方式有AABb×aabb和AAbb×aaBb两种,其中AAbb×aaBb组合中,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单列鳞,故选C。 14. 14.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农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除去田间杂草,有利于实现该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 C. 增施农家肥能提高产量,是因为促进了该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防治农业害虫,是为了使能量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参考答案: D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错误;农田中要去除杂草,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没有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B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只能是单向的,C错误;、除去农田中的害虫,有利于实现能量的利用率,即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D正确。   16.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