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举报
资源描述
通信电缆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 一、 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 电线电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铜材、铝材、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中游为电线电缆生产供应环节,主要产品包括裸导线、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绕线组、通信电缆及光纤;下游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轨道交通、建筑工程、工程机械、新能源等领域。 (二)上游端分析 电线电缆主要由导体线芯、绝缘层和护层等部分构成,其中导体线芯主要由铜材、铝材构成,铜、铝原材料在电线电缆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中占比最大。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产铜国和第一大原铝生产国,市场供应充足。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铜材产量为2123.5万吨,同比增长3.8%;铝材产量为6105.2万吨,同比增长5.6%。 (三)下游端分析 电力行业是电线电缆行业最主要的应用领域,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推动了我国电线电缆需求的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 二、 行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电线电缆企业数量众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5年,随着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3831,是历年来最大的。2017年,随着行业调整、产品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行业兼并重组速度加快,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至3734家,比2016年减少57家。随着我国对新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全国电线电缆行业从2018年到2020年逐步复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约3817家上升到4009家。 (二)我国电力电缆总产量整体波动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以来,我国电力电缆总产量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在经历了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产量规模下滑后,2019年我国电力电缆总产量规模出现反弹,整体规模达到5141万公里,同比增长13.44%。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增速将放缓,整体规模将达到5243万公里,同比增长1.98%。 (三)我国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产量波动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以来,我国通信和电子网络用电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除2014年和2017年生产规模短期回升外,2011年至2020年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通信和电子网电缆总产量达到2522万公里,同比下降2.36%。 (四)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扩张有所放缓 21世纪后,随着中国电力、石油、化工、城市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网改造加快、特高压工程相继投入建设,以及全球电线电缆产品向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转移,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电线电缆制造业已经成为电工电器行业二十余个细分行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占据四分之一的比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扩张速度有所放缓。2015年至2020年,我国电线电缆销售收入总体上出现了波动。由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走弱以及制造业去产能的影响,电线电缆行业一度出现规模下滑,2018年触底,达到9900亿元。随着我国对新能源等行业投资的加快,电线电缆行业已经开始缓慢复苏。2020年,电线电缆销售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5.02%。 三、 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促进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伴随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也迅速发展。按照销售收入数据统计,2021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7%,预计2022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万亿元。 四、 行业发展前景 (一)特种线缆发展前景广阔 与常规线缆相比,特种线缆在性能、结构和使用环境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具有技术含量高、适用条件较严格、附加值高等特点,具有更优越的特定性能。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信息化、智能化、安全环保、低碳节能等方向发展,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城乡电网大面积改造、新能源电站建设等领域均对电线电缆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为特种电线电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二)行业集中度低,整合步伐加快 虽然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大部分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多以中低端常规线缆产品为主,且选用技术趋同,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14年以来,全球各国电线电缆制造企业己经开始了兼并重组的步伐,而国内行业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化的市场格局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深入,电线电缆企业之间洗牌整合步伐加快,未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三)出口规模稳步扩大,特种线缆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随着全球电线电缆市场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求的较快增长,我国行业龙头企业开始重视国外市场的开发。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优势,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出口量由2011年的180万吨上升至2021年的234万吨,出口规模稳步扩大。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国内电线电缆行业经过产业整合、技术革新也涌现了一批拥有一定研发能力与品牌知名度的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未来随着我国制造水平和交易地位的不断提升,出口状况有望持续向好。在进口方面,特种电线电缆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国内电线电缆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研发,在特种电线电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市场更多使用国产特种电线电缆,电线电缆进口量不断下降,2011年-2021年我国电线电缆进口量由31.68万吨降至22万吨,行业进口替代趋势较明显,我国特种电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电线电缆市场发展态势如何?电线电缆被誉为国民经济血管和神经,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配套产业,也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机械电工产业。近几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支撑线缆行业发展的底层基础,线缆材料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有望成为金发科技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五、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前景 电线电缆是用来传输电(磁)能和信息,实现电磁能量转换的线材制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也简称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可以定义为:由以下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层、总保护层和外保护层,电缆也可以有非绝缘层的导体。电缆有很多种,根据其用途主要可分为裸导线、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绕组线、通信电缆及光纤五大类。 电线电缆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是现代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为了规范、支持行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也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而逐步升级换代,从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六、 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格局 (一)电线电缆行业国际态势 欧美日国家电线电缆行业起步较早,依靠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跨国、跨地区的规模化、专业化的电线电缆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较大份额,如普睿斯曼、耐克森、南方电缆、住友、古河等知名国际电线电缆商。未来,欧美日国家依然在高端市场占有优势,并且具有高端材料、关键设备等供应链的优势,在高增长地区、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加紧布局和加大投入,以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 (二)电线电缆行业国内态势 我国从事电线电缆生产的企业厂商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居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比重逐渐有所提升。 十三五期间,国内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巨大市场,中国仍是全球线缆增长最快的市场,同时,继续保持全球最大的线缆制造规模;国内市场满足率达95%以上。一些具有技术实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积极参与和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随着国内企业的能力提高,纷纷调整战略和布局,深耕中国的高附加值市场。 目前,国内常规的、量大面广的线缆市场基本为国内制造所占据;在特种线缆领域,如核电用电缆、电缆、耐火电缆、超导电缆、机车车辆电缆等,国内自主供给能力已得到很大的提升,但部分特殊、高端产品的性能、可靠性以及质量一致性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国产化供应能力不强的部分市场由外资企业及进口产品占据。 纵观典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中,优势企业将继续提升规模效益、强化研发投入,以期在技术、成本、效率等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中小企业则以专精特新的发展模式,以专业和专注避开与大企业的正面竞争,取得专门领域、专业市场或区域市场的局部优势;同时,行业分化趋势将更加显著,缺乏效率与专业特色的低能低质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七、 电线电缆细分市场电力线缆仍处首位 在电线电缆细分市场方面,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市场需求处于前列。2018年电力电缆市场规模占比为36%,电气装备电缆占比为20%,裸电线为和绕线组合计31%。由于我国2019年与2020年对于海上风电装机进行补贴,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崛起,轨道交通等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在需求端有了较大的增长。 初步预估,2020年电力电缆约占总电线电缆规模的39%,电气装备约占总规模的22%,裸电线和绕线组合计占总规模的28%,通信电缆较2018年下滑1个百分点,占比为8%。 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电力电缆总产量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在经历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产量规模下滑之后,2019年,我国电力电缆总产量规模有所回升,整体规模达到5141万千米,同比增长13.44%。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增速放缓,整体规模达到5243万千米,同比增长1.98%。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走势。除了2014年和2017年产量规模短暂回升,2011-2020年均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产量整体规模达到2522万千米,同比下降2.36%。 我国线缆产业虽然具有很高的生产能力,但当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供需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企业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中低压线缆,其生产能力已出现过剩,过剩产能超50%,从而也导致了行业内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非常低,仅为在30%-40%;然而我国高端产品领域供给能力不足,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尤其是航空航天、核电、高压电缆超净电缆料等高端产品。 据悉,我国的核电电缆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被法国电缆巨头耐克森所持有;我国的船用电缆有50%的份额被耐克森持有,给我国的线缆企业造成极大的竞争压力。产能过剩、中小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极低、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科技研发投入少等特点,尤其是作为电线电缆大国而非强国的现状,使得我国电线电缆产业的发展受阻,是电线电缆行业内企业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