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电子教案用沉的材料造船

举报
资源描述
第3课时 用沉的材料造船 【教学目标】 1.了解沉的材料可以造船。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2.认识到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了解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 3.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 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 4.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 5.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教学难点】 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 1.出示船的图片,请学生说说除了用木头、竹子这些浮的材料造船,还能用哪些材料来造船。 2.出示橡皮泥和铝箔,教师演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提问:除了用浮的材料造船,我们可以用沉的材料造船吗?(引出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 二、探索 (一)用橡皮泥、铝箔造船 1.教师先将没有经过任何造型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实验是否能沉入水底。 让学生观察结果,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不给出最后的结论。   教师出示铝箔纸。谈话:这种纸的材料是铝箔,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铝箔和橡皮泥一样,放到水中会沉下去。我们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是否可以浮到水面上,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用橡皮泥、铝箔各造一艘简单的船。 3.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手册的方法记录,明确先画设计图,再按图纸造船。 4.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按照图纸造船,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5.展示各组的设计图与作品。思考:沉的材料为什么能浮起来? 6.小结: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就有可能浮起来。 (二)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1.提问: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让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浮起来的方法了。我们做的船载重情况如何呢? 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反复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最多装载多少个垫圈。 3.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两种船各自承载最大量的垫圈数。 4.学生分组活动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小船,使船的载重量增加。 5.小组汇报交流船的载重情况。 三、研讨(见教材P28)   橡皮泥和铝箔是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它们所占的空间体积变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四、资料   出示渡船和双体帆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请学生说说这样的结构特征,对船的稳定性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