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3单元

举报
资源描述
语文壹贰叁肆目录 第三单元边城林黛玉进贾府士兵突击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边城边城沈从文4 九 边城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5 九 边城整体感知边城主要情节概括如下:在湘西小城,翠翠和爷爷靠摆渡为生。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和大少爷天保都喜欢上了美丽清纯的翠翠,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课文选自边城第一章,可分为两部分:n前半部分写湘西世外桃源般的风光和醇厚善良的民风。n后半部分写爷爷和翠翠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祖孙亲情。6 九 边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节选)7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环境“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陶渊明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沈从文的边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8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环境“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9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环境“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小说中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翠色逼人的篁竹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构成了自然清丽、优美如画、似真似幻的的世外桃源。10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生活 翠翠、外公、过渡的乡民n小说中表现了哪些人物?“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n找出描写翠翠的语句,感受翠翠的形象。清纯美丽、天真活泼、乖巧伶俐、善良、敏感桃花源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边城茶峒的人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11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生活“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外公,外公,你听我吹,你唱!”“外公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n翠翠是天真活泼、“从不发愁”的,但是,翠翠也有她的孤独与寂寞,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描述。“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外公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翠翠也不容易忘记。”12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生活 热情、友善、淳朴,这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n过渡这件事体现了怎样的边城人民形象?“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n阅读描写外公的文字,归纳外公的人物形象。勤劳、忠于职守、慈爱、淳朴善良、没有私欲13 九 边城走进沈从文的世外桃源之亲情帮外公摆渡、和外公一起晒太阳、听外公讲故事、和外公“我吹你唱”、帮外公备办物品。浓浓的祖孙情,弥漫在茶峒的山山水水间,也弥漫在我们的心头。n请概括翠翠和外公相依为命的生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n翠翠在外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桃花源的人们安居乐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翠翠和外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祖孙情呢?14 九 边城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这里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生的人性美、人情美营造了这个世界,这里看不到邪恶、奸诈和贪欲;这里的人们都互相亲善着、扶持着;这里也有孤寂,但即使是孤寂,也是充满诗意的。课后小结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16 十 林黛玉进贾府作者简介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著名文学家。他爱好广泛,包括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17 十 林黛玉进贾府作品简介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描写的是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的情景,也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一干人等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18 十 林黛玉进贾府情节补充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19 十 林黛玉进贾府情节补充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20 十 林黛玉进贾府情节补充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21 十 林黛玉进贾府情节补充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22 十 林黛玉进贾府情节补充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23 十 林黛玉进贾府整体感知n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n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n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24 十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之林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25 十 林黛玉进贾府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 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n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 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人物分析之林黛玉 n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26 十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之贾宝玉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语”“有天无日”“疯疯傻傻”。林黛玉:母亲曾言“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侧面描写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 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林黛玉观察:“心中想着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分明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眼 熟亲切。27 十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之王熙凤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见黛玉:先是恭维,继而拭泪,然后转悲为喜。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28 十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之众人贾母: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迎春、探春、惜春: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众位婆子: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士兵突击士兵突击兰晓龙30 十一 士兵突击作者简介兰晓龙,湖南邵阳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31 十一 士兵突击整体感知根据小说情节的基本要素,简要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士兵突击。士兵突击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士兵之歌”,作品通过普通士兵许三多和他的战友们的成长历程,刻画出当代士兵的形象。节选部分通过写三个普通士兵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表现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在一次特种兵选拔赛中,许三多、成才和伍六一被分为一组,比赛只选前三名,需要战士们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和身体极限,同时相互协作,在与对手的较量中取胜。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伍六一脚踝受伤,无法前行,成才在比赛仅剩两个名额时,求胜心切,独自奔向目的地。但许三多并没有选择扔下同伴,而是毅然决然背起他前行。最终,在伍六一放弃比赛的情况下,许三多获得了最后的选拔名额。32 十一 士兵突击n直接环境描写:东方已经晨光熹微;又一个兵头上冒出了白烟;绿意葱葱的槲树林n间接环境描写:他们看起来和许三多他们一样:一样脏,一样累,一样饿;喊叫声中许三多刚流出的眼泪被风吹干;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讨论分析环境特点。深入研读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条件的艰苦。在这种环境下,战士们已经坚持了两天三夜。他们不仅要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理极限,而且还要随时提防对手的袭击,他们在最后关头的身体状况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描写为突显人物性格做好了铺垫。33 十一 士兵突击深入研读这次比赛是为A大队选拔特种兵而进行的野外生存作战竞赛,A是第一的意思。能进入该部队训练,生活,对每一位战士来说都是一种荣誉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n 为什么要进行这次比赛?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伍六一的脚不幸受伤,寸步难行。于是,是抛下战友,争取时间,保存体力,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