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3章组合体(上)

举报
资源描述
组合体第三章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主目录识读组合体视图46本章导读6 任何机械零件,从形体角度来分析,都可以看作是由一些基本体经过叠加、切割或打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合而成的形体 称为组合体。组合体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熟练掌握绘制、识读和标注组合 体视图等方法,将为进一步识读和绘制零件图打下基础。技能目标6(1)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画法,熟悉形体分析法。(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能够识读并标注简单组合体的尺寸(4)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3.1.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种。叠加式组合体可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形式叠加而成的;切割式组合体可看成是在一个基本体上挖切掉某些部分而形成的。多数组合体是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综合式,如图3-1所示。(a)组合体 (b)两个长方体和一个半圆柱体叠加 (c)挖去三个圆柱体图3-1 组合体形体分析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3.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1)两形体表面平齐叠加当两基本体叠加时,若同一方向上的表面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则称这两个表面平齐(又称共面),此时,两平齐面之间不画分界线,如图3-2所示。图3-2 两形体表面平齐叠加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3.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2)两形体表面相错叠加当两基本体叠加时,若同一方向上的表面处在不同的平面上,则称该表面不平齐,此时不平齐面之间要画分界线,如图3-3所示。图3-3 两形体表面相错叠加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3.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3)两形体表面相切叠加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两相邻表面形成光滑过渡,其结合处不存在分界线,因此投影图上一般不画分界线,如图3-4所示。图3-4 两形体表面相切叠加3.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3.1.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4)两形体表面相交叠加当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两相邻表面形成光滑过渡,其结合处不存在分界线,因此投影图上一般不画分界线,如图3-4所示。图3-5 两形体表面相交叠加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即在画图之前,假想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形体的“叠加”或“切割”,并分析这些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等,最后按照组合体的形成过程逐一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画组合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两个顺序:(1)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几何体的画图顺序。一般按组合体的形成过程先画基础形体的三视图,再逐个画其他叠加体或切割体的三视图。(2)同一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视图,或有积聚性的视图,然后再画其他两个视图。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下面以图3-6所示的轴承座为例,来讲解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a)轴测图 (b)形体分析图3-6 轴承座形体分析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1.形体分析图3-6所示的轴承座由底板、圆筒、支撑板和肋板四部分叠加而成。支撑板的左、右侧面与圆筒的表面相切,肋板在底板上且与圆筒相交,底板的后端面与支撑板、圆筒的后端面平齐,底板上有两个圆柱通孔。2.视图选择首先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使主视图能较多地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然后选择能较好地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如图3-6所示的轴承座,将其摆正、放平后,可分别从A,B,C,D 四个方向进行投射,其投影视图如图3-7所示。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画图步骤 (a)(b)(c)(d)图3-7 主视图的选择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2.1 叠加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画图步骤步骤1 布置视图。按组合体的尺寸大小确定作图比例及图幅,然后画出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如图3-8(a)中红色图线所示。步骤2 逐一画出基本体的三视图。按照组合体的形成过程,逐一画出每个基本体的三视图。如图3-8(a)(d)所示。步骤3 擦去多余图线并检查图形,确认无误后加深图线即可。(c)画肋板 (d)画底板上的孔及圆角图3-8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步骤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2.2 切割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画图步骤绘制切割式组合体的三视图时,需先绘制出一个完整的基本体的三视图,然后再在该基本体的基础上进行切割。如图3-9(a)所示,该切割式组合体可以看作是由长方体切去简单形体1,2,3后形成的。在绘制其三视图时,应先画出基础形体长方体的三视图,然后依次画出切去的简单形体1,2,3的三视图,其画图步骤如图3-9(b)(d)所示。3.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3.2.2 切割式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画图步骤 (a)形体分析 (b)画切割体1 (c)画切割体2 (d)画切割体3图3-9 画切割式组合体的三视图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在为组合体视图标注尺寸时,应做到正确、齐全和清晰。正确:是指所标注的尺寸数值正确,注法符合国家尺寸注法的规定。齐全:是指尺寸必须齐全,不允许有遗漏或重复标注尺寸。清晰:是指尺寸的布置应整齐清晰,便于看图。1.尺寸的种类组合体三视图中,除了要标注基本体的大小外,还需要标注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组合体本身的总体尺寸。通常,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应包括以下三种。(1)定形尺寸:表示各基本体大小(长、宽、高)的尺寸。(2)定位尺寸:表示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的尺寸。(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2.尺寸基准定位尺寸通常以图形的对称线、中心线或某一轮廓线作为标注尺寸的起点,这个起点称为尺寸基准。标注组合体时,通常选择形体的底面、端面和对称面等作为基准,每个方向上必须要有一个主要基准,有时还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3.标注组合体的一般步骤步骤1:选择尺寸基准。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选择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如图3-11(a)所示。下面,以标注图3-10所示的轴承座的三视图为例,来讲解标注组合体的一般步骤。图3-10 轴承座的尺寸基准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标注组合体的一般步骤步骤2:标注定形和定位尺寸。按组合体的形成过程,逐个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如图3-11(a)(d)所示。图3-11 标注轴承座的尺寸(a)(d)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3.标注组合体的一般步骤步骤3:标注总体尺寸。在图3-11中,总高是不直接标出的,即当组合体的一端或两端为回转体时,必须采用这种形式标注。4.尺寸布置的要求(1)组成组合体的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和定位尺寸,要尽量集中标注在一个或两个相邻视图上,这样便于看图。(2)尺寸应注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标注在虚线上。(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4)尺寸应尽量注在视图外,且同一方向连续的几个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同一位置线上。在排列尺寸时,应使大尺寸在外、小尺寸在内,避免尺寸线和其他尺寸的尺寸界线相交,以保持图面清晰。3.4 识读组合体视图3.4.1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1.从反映形状特征的视图读起认识每一个形体的关键是要抓住其形状特征。主视图常常能较多地反映组合体各部分的形状特征,所以读图时一般从主视图读起。2.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仅由一个或者两个视图往往不能唯一表达机件的形状,故读图时,需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想象物体的形状。如图3-12所示,虽然它们的左、俯视图完全相同,但所表达的形体各不相同。图3-12 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想象物体的形状3.4 识读组合体视图3.4.1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要领3.要注意利用细虚线分析组成部分的位置利用好细虚线这个“不可见”的特点对看图很有帮助,尤其对判定其形体、表面或交线的位置(处于物体的“中部”或“后部”)非常有用。3.4 识读组合体视图3.4.2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读图的基本方法与画图相同,主要是运用形体分析法。下面以图3-13(a)所示的三视图为例,来讲解用形体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步骤1:划分线框,分析形体。由图3-13(a)可知,该组合体三视图中的主视图能较多地反映该组合体各部分的形状特征,因此读图时可从主视图入手。步骤2:对照投影,想象形状。按上步所划分的线框分别找出其各自对应的另外两个投影,从而构思出各形体的形状,如图3-13(b)(d)所示。步骤3:综合各形体,想象整体。在看懂了每个形体形状的基础上,再根据组合体:的三视图,找出各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综合构思出组合体的形状,如图3-14所示。3.4 识读组合体视图3.4.2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图3-12 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想象物体的形状 图3-14 综合想象整体的形状2.7 轴测图【例2-5】画出图2-37(a)所示形体的斜二轴测图。2.7.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作图步骤:步骤1 在三视图中确定直角坐标系,并在合适位置画出斜二轴测轴,然后在XOZ 平面上按11的比例画出底板的前端面,如图2-37(b)所示。步骤2 取p=r=1,q=0.5,即X,Z 轴方向上的投影取实际长,而Y 轴方向上的投影取实长的一半。结果如图2-37(c)所示。(a)已知条件 (b)画圆柱体前端面图2-37 画形体的斜二轴测图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