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丰城九中2023届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 一、选择题 1. 西周时期,诸侯朝觐天子时需采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七寸璧琮作为信物,诸侯之间来往则只需要六寸玉礼器即可。诸侯和别国使者来往时,使者的玉礼器应比国君的爵位降一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 分封制与宗法制实现了结合 B. 君主专制权力有所强化 C.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D. 贵族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玉礼器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等级性,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西周时期,尚未实现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 据司马迁《史记》等记载,胡亥当政时期法令和吏治严苛、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皇帝却不收容救济。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出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皇帝形象。这说明 A. 秦亡的传统认识已被颠覆 B. 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 C. 出土文献相对更具可信度 D. 秦末的历史得到厘清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史书记载胡亥当政时期法令和吏治严苛、赋敛无度,而出土文献则显示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皇帝形象,说明的是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B项正确;材料并未颠覆秦亡的传统认识,排除A项;出土文献也需要进行详细考证,排除C项;材料与厘清秦末历史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 易中天评价中国隋唐时期某一制度“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君臣共治的理想得以提出和实践”。这一制度 A. 分权制衡保障了民主 B. 分散相权又制约皇权 C. 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 D. 设立中朝阻碍君主集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隋唐时期”“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君臣共治的理想得以提出和实践”是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描述,该制度使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但是决策运行有着严格的程序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皇权,B项正确;中国古代是专制社会,保障民主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先;中朝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设置的,起到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 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B. 封建经济的发展 C. 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 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反映了宋代“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取士取消门第限制,这一上层建筑的变化源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AD项不是“取士不问家世”的主要原因,排除AD项;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是表现,不是出现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B项。 5. 元政府特设站户,每站平均约200户,全国站户在30万户以上。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耕地四顷以下者不输租税,但这些田地不能卖给非站户。驿站上的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大部分由站户负担。由此可见,元代 A. 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 B. 着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 保护小农对土地的所有权 D. 积极加强对外经济交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建立驿站制度,遍设驿站和站户,意在保障交通和使臣往来,进而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A项正确;部分小农“不输租税”,但要负担“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经济负担并未减轻,排除B项;元朝禁止站户将土地卖给非站户,是为了加强对站户的控制,限制了其对土地处置的权利,排除C项;站户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一统国家内政管理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A项。 6. 下表所示是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386名监察御史出身情况的统计。这反映出当时( ) 出身 进士 举人 监生 荫生 博学鸿词 副榜 数量(人) 339 43 1 1 1 1 比例(%) 87.8 11.0 0.3 0.3 0.3 0.3 A. 科举制是御史选拔唯一途径 B. 监察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 统治者重视监察队伍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监察官员主要由科举正途出身的人员构成,这说明统治者重视监察官员的素养,即重视监察队伍建设,D项正确;A项中“唯一”表述绝对化,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监察效能的提升,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 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 A. 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B. 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收入低的下层公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刺激了他们的参政积极性,“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为城邦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保障,可见这种政策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排除A项;“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要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排除B项;“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是手段,不是该政策的目的,不符合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视频 8. 公元前5世纪,尤其是希波战争后期,雅典水军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取代贵族掌握的重装步兵成为战争依靠的主力。城邦中更多的穷人和普通人担任起舵手、下级军官和修理船只的工匠等。上述情况导致( ) A.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B. 水军作战模式取代重装步兵作战模式 C. 下层平民政治影响力提升 D. 按照血缘划分公民等级的原则被打破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随着希波战争的发展,城邦中更多的穷人和普通人担任起舵手、下级军官和修理船只的工匠,这突出了下层平民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下层平民政治影响力提升,C项正确;材料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作战模式的变化,排除B项;下层平民政治影响力提升并不意味着按照血缘划分公民等级的原则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项。 9. 《十二铜表法》中关于法律程序的规范占整个法律条文的1/4强,程序正义被视为“看得见的正义,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如在其第一、二、三表中就诉讼程序做了详细规定。这样的规定 A. 结束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曲解 B. 有助于限制贵族的垄断专横 C. 调整了罗马帝国各民族的关系 D. 保证了罗马法更加简洁有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看得见的正义,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B项正确;该规定并未结束贵族对法律的随意曲解,排除A项;C项与万民法有关,排除;《十二铜表法》侧重国家事务,并不简洁高效,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西方成文法的开端。这表明 A. 中国较早进入法治时代 B. 成文法是文明进步的产物 C. 中西方的法治观念趋同 D. 法治有利于维护帝国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和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都是成文法,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法律的局面,冲击旧贵族的特权,是文明进步的产物,故B项正确;A项“法治时代”的说法错误,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奴隶社会,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中国和罗马都产生了成文法,但并没有体现法律的内容和法治观念,而且“趋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的春秋时期,罗马也处于共和国时期,中国和罗马都没有进入帝国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如表为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相关记载,据此得出的结论最为可信的是 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镇江的记载 出处 记载 【英】霍尔《“复仇号”军舰航行作战记》 “我们下了最严格的命令严禁抢劫这座城市,也下令逮捕趁火打动的中国暴徒,他们才是他们同胞最恶劣的敌人。” 【英】洛林(对华战争的最后几战》 “英军的恶行比预料的要少。” 【中】朱士云所写日记,见《鸦片战争)第3册 “夷鬼城内外捉人割..连日城中妇女遭淫掠者甚众。” A. 清政府腐朽无能 B. 人道主义得到了彰显 C. 太平军趁火打劫 D. 英军曾犯下战争罪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里中国人的日记记录了英军暴行,英国人洛赫所记也承认英军有恶行,只是比想象中少,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清政府腐朽无能,排除A项;B项显然是英国的粉饰,排除B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太平天国运动并未爆发,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寻求强国御辱之路的探索史。下列近代中国抗争与探索的主张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A. ①③④②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主张,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口号,故③④②①,C正确,排除ABD项。 13. 晚清鼠疫肆虐闽南,时称“香港症”,1884年传入厦门后,沿海岸线向北传播,福州、惠安、莆田等地均有流行。而不临海、内陆交通发达的闽北出现鼠疫疫情的时间则比较晚。究其原因是 A. 中法战争退滞了疫情 B. 中国国门被逐步打开 C.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 闽南交通比闽北发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后厦门、福州等地被开放为通商口岸,1884年疫情传入厦门,随着商品人员流动,疫情传播闽南,而不临海的闽北则开放较晚,所以疫情出现较晚,B项正确;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与材料没有关系,A项错误;鸦片战争五口通商,闭关锁国政策已经瓦解,C项错误;材料仅说闽北内陆交通发达,其他并未说明,现有材料得不出闽南交通比闽北发达,D项错误。 14. 列宁在论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时写道:“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这表明列强 A. 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态势 B. 开始觊觎中国边疆领土 C. 对外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 D. 侵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论及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表明列强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态势,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列强就一直觊觎中国边疆领土,排除B项。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的投资和贷款,材料涉及的是割让领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侵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921年2月,保守色彩的《东方杂志》也不得不感叹:“一年来,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