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聚聚散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聚聚散散》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 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 通过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 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 教具准备: 康定斯基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 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 让学生欣赏由小圆点组成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 己的感受。 师:看老师手中的小红花,在老师的手中这些小红花可以组成各种 不同的图形。 这是老师拼租好的图形,它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呆板 生:稳定 生:均衡 生:有秩序 2、 教师动手操作,改变小圆点的大小以及排列组合,引导学生发现 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大小产生的视觉效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在老师的手中这张图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有动感 生:有疏密的变化 生:生动 生:大小的变化,色彩的变化 生:有聚散的感觉 师:这张图片给我们的感觉很生动有动感,产生了聚散的变化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1.作品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画家是怎样表现聚聚散散的吧。《粉色的音 调》现代油画作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他是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之一, 他试图通过艺术把理性和非理性统一起来,主张即兴的、无目的的和 无意识的创作。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作品描绘了什么?” 生:有一种飘动的感觉 生:像是在星球中遨游 生: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生:五彩的气泡在自由的舞动 生:音符像是从窗口跳出来是的 生:有的挨得近有的离得远 生:有的大有的小 生:有聚散的感觉,很生动有趣 2.体会精髓 师:通过将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点和色块进行组合,可 以表达独特的情感。 在大师的笔下“小圆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离得近,有的离得远, 非常的富有变化,五彩斑斓,似烟花似水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原来画面中的聚聚散散如此重要。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作品 生:画面非常的有动感 生:像是互相吸引的星球 生:给人无尽的遐想 生:聚散变化非常的明显 三、游戏体验 1 .游戏创作 利用吹泡泡机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聚散变化产生的美,共同创作, 留住泡泡漫天飞舞的情景。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秘密武器 生:吹泡泡器 师:谁来上前打开吹泡泡器 生:我 师:泡泡在我们眼前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生:有的大有的小 生:五彩缤纷 生:有的挨得近有的离得远 生:在空中自由的飘动 师:请同学们到前面来把这美好的瞬间留在我们的画纸上 生动手操作 师:五彩的气泡在空中飘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挨得近有的离得 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像飘渺的梦,好美 2、 师生讨论交流。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 调水分的掌握。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生:喷洒 生:敲打 生:剪贴 生:吹 生:抛洒 4、 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 例的制作方法。 师: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作品 生:我喜欢这幅作品,它好像把我带进来浩瀚的宇宙之中,大大小小 的圆圈就像无数的星球 生:我喜欢这幅作品,因为作品中的聚散效果非常的明显 生:夜空会给我无尽的遐想,让我想要去翱翔 师:说一说书中的小朋友都是运用什么方法创作的 生:喷洒 生:绘画 生:颜料敲打 生:吹 四、回归生活与自然 1. 欣赏生活与自然界中的聚聚散散。 2. 畅谈感想 师:畅谈自己的感想 生:烟花绽放时给我一种想要爆发的感觉 生:花儿盛开时给我一种美美的感觉 生:漫天的繁星给我无尽的遐想 五、 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六、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七、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师: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大树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风一吹叶子飘落下来,这样就产生了 聚聚散散的感觉 生:葫芦藤长满了小葫芦,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挨得近有的离得远, 这样就产生了聚散的效果 生:美丽的海底世界,小鱼在海底自由的游来游去,有的三五一群, 有的两人一伍,有的独自游玩,这样就产生了聚聚散散的效果 生:喷洒的方法,有的离得近有的离得远 八、 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 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九: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畅谈一下这节的收获 生:理解了聚聚散散的含义 生:学会了运用各种方法创作聚聚散散的作品 生:感受到了聚散给生活带来的美 师:聚聚散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使我们的生活 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吧! 2. 《点的魅力》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体会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并学会利用点组合各种作品。 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在组合点的时候,能够排列出富有创意的图 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 去创造身边的美。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点大小、形状、组合、肌理、疏密、变化等带给人不同 的视觉感受创作一幅作品。 难点:如何让学生有创意用点表现一幅作品,感受点的趣味性。 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皮卡丘想和我们打招呼,可是没有眼睛,请同学们来帮 助他,谁来帮我贴上眼睛?眼睛相对于皮卡丘的身体来说是一个点, 今天咱们这节课就与点有关,出示课题一《点的魅力》,点到底有什 么魅力呢?今天咱们就来领略一下! (二) 生活中的点 1、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的点有哪些?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引出点 的介绍。 2、 教师展示点在画面不同的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1) 下落感(下坠的感觉) (2) 稳定感(平稳、漂浮的感觉) (3) 安定感(着地、踏实的感觉)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感 3、 两个同学画出点,有大有小,引出点的大小是相对的。 老师小结:点在画面中改变了位置,它所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带 给我们的感觉也就不一样。 4、 同学们你们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点线 面)谁能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生。。。 师:直线、曲线由无数的点排列在一起就会形成线。点越密集,线 的感觉就越明显。点形成线,线形成面。面就是无数条线组成的。 我们把点从大排列会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图片)点从大到小,是 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 5、 点的魅力变幻无穷,可以变大变小,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不仅在 生活中每个角落能看到他,而且在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 影!你们看! 展示画面中具有点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 艺术效果。 (三) 大显身手 师:我们已经领略到了点的魅力,你们有没有一种冲动也想来展现 一下你心中的点的魅力?生。北 师:表现点的方法有很多,你能想到那些? 在创作之前,我们看下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出示作业要求:用点 组成图形,作业美观、富有创意(不局限圆点),感受点的魅力。赶快 开始把!教师巡回指导 (四) 作业欣赏、评价评价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 哪?不好在哪?相互提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 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和领略了点的美,点是美的重要组 成部分,点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多彩。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 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 学们再见。 3、五谷作画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五谷杂粮的大小、颜色和形状。 了解种子贴画的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作种子贴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 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俭意识,培养学 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心理品质。通过小组互动的集体制作,培养学 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适当的种子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序的进行拼贴。 难点:作品的设计,构图,五谷形状色彩的搭配。 学具:绿豆、谷物,卡纸、镶子尺子铅笔橡皮万能胶。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有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悯农》? 生:悯农(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师:有谁知道这首诗表込了什么? 生:每粒饭都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 ..... 师:对,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刚才我们说到粮食又被 称作五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五谷作画》。(板书《五谷作 画》) (二) 新授 1、 下面来看两张图片,这些都是植物的种子 2、 师:什么叫做五谷画?五谷画的起源?有谁能来说一说?(课下 收集资料) 生:五谷粮食画是重庆市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 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贝占、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 成的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形象的画面,运用构图、线 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 生: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五谷”在 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 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3、师:下面我们一起 来看看这幅作品,然后进行分析分组讨论: (1) 作品中出现了哪些种子?(绿豆、大料、黑豆、小米、红豆、 豌豆) (2) 作者借用了种子的哪些自然特征?(借助了种子的大小、形状、 颜色的特征) (3) 说说作品的制作过程。a、起稿b、粘贴c、完成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作品(12张) 提示: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分析作品、边看边想,你要怎样设计? (三) 作业:运用你手中的植物籽粒,粘贴出一幅美丽的拼图。 作业提示:看看你手边的种子,它们的颜色花纹、形状给你什么启 发?请和你的同学一起讨论、设计、合作。 (四) 展评 利用自评和互评评价学生作品。 (五) 拓展 1、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公益广告。 2、 大家从广告中看到了什么?有谁能说一说? 生: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师: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从你我做起,做个光盘小达人。 (六) 板书设计《五谷作画》种子特点:大小、形状、颜色制作过 程:2、粘贴3^完成 4课《主体与背景》 一. 教学目标: 1、 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 之间的关系。 2、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 会用美术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丰富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 会用美术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丰富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设计 (一) 看图讲故事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喜欢喜洋洋吗?喜洋洋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 行,他很想把他的所见所闻带给大家,同学们想知道它的旅游趣事 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喜洋洋偷快旅行喜洋洋首先来到了如 梦似幻的九寨沟,人间仙境般的景色让它欣喜不已,瞧,他又到了 什么地方,来到三亚,观看了最美的海滨风光,瞧,他又到了哪里, 己经站在了长城上,自豪感油然而生,最后来到了迪士尼乐园和唐 老鸭一块做游戏呢,看喜洋洋高兴的样子)师:那么你发现在这组图 片中又什么共同之处吗?谁来说一说,观察的非常认真仔细。 2、 出示知识窗小结:原来主体相同,背景不同,会使我们的画面产 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那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主体和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