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举报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35449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制 定: 制定日期:2022.10.10 审 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 审核日期:2022.10.23 批 准: 批准日期:2022.10.25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预算员、资料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预算员、资料员等岗位上的应用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使用测量仪器,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等数学》、《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后续课程有《社会顶岗实践》。 2.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团结协作精神。 (1)能熟练操作测量仪器(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DJ2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的使用方法; (2)能进行小区域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 (3)能掌握地形图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建筑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3.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工程造价专业所接触的测量仪器为载体,针对岗位任职要求,与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11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学习情境,融入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工作态度等。 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项目或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 项目1 任务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任务2 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1 任务3 用水平面代替基准面的限度 1 任务4 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 1 项目2 任务1 水准测量原理 2 任务2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2 任务3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内业计算 2 任务4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 项目3 任务1 水平角的测量原理和经纬仪 2 任务2 DJ6光学经纬仪;DJ2光学经纬仪;经纬仪的使用 2 任务3 水平角观测方法;水平角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2 任务4 竖直角的观测 2 任务5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2 项目4 任务1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 1 任务2 视距测量 1 任务3 直线定向直线定向、方位角的概念及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2 项目5 任务1 测量误差概念 0.5 任务2 偶然误差的特性 0.25 任务3 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改正值 0.25 任务4 评定观测值精度标准 0.5 任务5 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0.5 项目6 任务1 控制测量概述 1 任务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 1 任务3 高程控制测量 2 项目7 任务1 全站仪及其使用 2 项目8 任务1 地形图的比例尺 0.5 任务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0.5 任务3 地形图图名、图廓及接合图表 0.5 任务4 地物符号、地貌符号 0.5 项目9 任务1 地形图的识读 1 任务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 项目10 任务1 测设的基本工作 2 任务2 测设点位的方法 1 任务3 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 1 项目11 任务1 建筑基线 0.5 任务2 建筑方格网 0.5 任务3 施工控制点的坐标换算 0.5 任务4 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0.5 表2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 名称 建筑工程测量 课程编号 35449 适用专业 工程造价 总学时 44 学分 4 开设学期 第一学年 第二学期 课程内容及要求 学习情境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课时分配 讲解 实训 小计 项目1 绪论 (1)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 (2)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 (3)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4 4 项目2 水准测量 (1)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 (3)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4)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1)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2)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4 4 8 项目3 角度测量 (1)理解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操作与读数方法、水平角测量的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3)掌握竖盘的基本构造及竖直角的观测、计算方法; (4)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5)了解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1)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与读数方法、水平角测量的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2)掌握竖直角的观测、计算方法; (3)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4)了解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6 4 10 项目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1)理解距离的概念、了解距离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2)掌握钢尺普通量距、精密量距的实施; (3)掌握直线定位、方位角的概念及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4)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1)掌握钢尺普通量距、精密量距的实施; (2)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2 4 项目5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1)了解测量误差来源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3)理解精度评定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容许误差)的概念; (4)了解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了解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2 2 项目6 小地区控制测量 (1)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布网原则和基本要求; (2)掌握导线测量外业操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和内业计算方法(闭合、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3)理解高程控制测量概念; (4)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和要求。 (1)掌握导线测量外业操作(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和内业计算方法(闭合、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2)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和要求。 2 2 4 项目7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测角、测边、测三维坐标和三维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 2 2 项目8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理解地形图、比例尺精度、分幅与编号、图名、坐标格网的概念; (2)掌握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 掌握地物与地貌的表示方法。 2 2 项目9 地形图的应用 掌握利用地形图确定图上点的坐标和高程、距离、方位、坡度、绘制断面图、面积计算和土石方计算等应用。 掌握利用地形图确定图上点的坐标和高程、距离、方位、坡度、绘制断面图、面积计算和土石方计算等应用。 2 2 项目10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三要素的测设方法; (2)掌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及坡度线的测设方法。 (1)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三要素的测设方法; (2)掌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及坡度线的测设方法。 2 2 4 项目11 施工控制测量 (1)掌握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掌握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2 2 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学、练、做”一体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动态分层教学法。 教学手段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教学。 4.教学设计 表3学习情境设计 项目1 绪论 学习领域 建筑工程测量 项目1 : 绪论 学时:4 其中:理论学时:4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知识目标 (1)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 (2)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 (3)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 (3)用水平面代替基准面的限度; (4)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媒介 实施地点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学、练、做”一体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动态分层教学法。 利用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及理论教学。采用课件、录像、图片、光盘等教学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实践教学。 建工实训楼教室 考核与评价方式 学生必备技能 工学成果 学习任务: 独立、按时、高质量完成每次课教学任务。 能够理论联系实践。 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项目2 水准测量 学习领域 建筑工程测量 项目2 : 水准测量 学时:8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4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2)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知识目标 (1)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 (3)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4)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3)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内业计算; (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教学方法 教学媒介 实施地点 “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学、练、做”一体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动态分层教学法。 利用课件、摄影资料引导学生完成试验及理论教学。采用课件、录像、图片、光盘等教学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实践教学。 建工实训楼教室 考核与评价方式 学生必备技能 工学成果 学习任务: 独立、按时、高质量完成每次课教学任务。 能够理论联系实践。 (1)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2)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项目3 角度测量 学习领域 建筑工程测量 项目3 : 角度测量 学时:10 其中:理论学时:6 实践学时:4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