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举报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35010 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制定: 制定日期:2022.10.15 审核:建工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 审核日期2022.10.23 批准: 批准日期2022.10.25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以培养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等岗位的任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技术指标,并能够在设计中合理的选材,施工中正确的用材,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桥梁工程》、《土力学》、《基础工程》、《隧道工程》以及从事相关工作储备基本知识。 2.学习目标 《道路建筑材料》是系统讲述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品种规格、应用范围、质量检验方法等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以及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同时要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新型建筑材料要具备认识和鉴别能力。 3.课程设计 以公路桥梁工程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基本技能循序渐进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工程材料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工作态度等。 表1学习领域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项目或单元) 教学内容 学时 项目1 任务1.1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2 任务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热工性质、耐久性 2 任务1.3 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性能试验 2 项目2 任务2.1 砂石材料及其技术性能 2 任务2.2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2 任务2.3 砂石材料石料与集料性能试验 2 项目3 任务3.1 石灰 2 任务3.2 水泥 2 任务3.3 水泥性能试验 2 项目4 任务4.1 砌筑砂浆 2 任务4.2 抹面砂浆 2 任务4.3 建筑砂浆性能试验 2 项目5 任务5.1 水泥混凝土概述 2 任务5.2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 2 任务5.3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 任务5.4 道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 任务5.5 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 2 项目6 任务6.1 石油沥青 2 任务6.2 煤沥青、改性沥青、乳化沥青 2 项目7 任务7.1 热拌沥青混合料 2 任务7.2 其他沥青混合料 2 项目8 任务8.1 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2 任务8.2 建筑钢材的标准与选用 2 任务8.3 钢筋的性能试验 2 项目9 任务9.1 砌墙砖 2 任务9.2 砌块 2 表2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名称 工程材料 课程编号 35010 适用专业 铁道工程专业 总学时 52 学分 3.5 开设学期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内 容 及 要 求 学习 情境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课时分配 讲解 实训 小计 项目一: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了解真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空隙率和填充率 叙述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包括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 叙述材料的力学性质 ①计算材料的物理性质; ②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 4 2 6 项目二: 砂石材料 叙述石料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 叙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技术性质 ①分析石材的性质 ②完成集料的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4 2 6 项目三: 石灰和水泥 描述石灰的原料与生产 叙述石灰的分类、熟化、硬化和技术要求,以及石灰的特性和应用 叙述水泥的分类、硅酸盐水泥的组成、凝结与硬化、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等 叙述普通硅酸盐水泥、大量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以及其他品种水泥的相关知识 ①区分石灰的工程性质 ②区分水泥的品种 ③完成水泥的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4 2 6 项目四: 建筑砂浆 叙述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抹面砂浆的相关知识 叙述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能够进行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①按要求进行砂浆配合比设计 ②完成砂浆的相关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4 2 6 项目五: 水泥混凝土 叙述水泥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特点 叙述普通混凝土的定义、组成材料 叙述普通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叙述普通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能够进行普通混凝土和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①按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②完成混凝土的相关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8 2 10 项目六: 沥青材料 叙述石油沥青的分类 叙述石油沥青的组分和结构 叙述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 叙述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的相关知识 ①区分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的工程性质 4 0 4 项目七: 沥青混合料 叙述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分类与结构 叙述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①能够进行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 0 4 项目八: 建筑钢材 叙述钢的冶炼、分类、钢材的工艺性能、钢中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叙述钢材的力学性能 叙述钢结构用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及钢材的选用原则 叙述钢材的腐蚀与防护 ①分析钢筋的性能 ②完成钢筋的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4 2 6 项目九: 墙体材料 叙述烧结砖、非烧结砖的相关知识 叙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粉煤灰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中型空心砌块的技术性质; 叙述石膏板、混凝土墙板、纤维水泥板、泰柏板、铝塑复合墙板的相关知识 叙述砌筑用石材的分类和石材的选用原则 ①分析墙体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②描述墙体材料检验方法 4 0 4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驱动+情境体验”教学法; 分组实操训练、“实例+实战”教学法; “启发+互动”启发引导、“沟通+鼓励”教学法; 教学手段 有效使用课件教学、实践教学; 4.教学设计 表3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1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1: 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 学时:6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 能计算材料的真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空隙率和填充率 描述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叙述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和力学性能。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了解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与水有关的性质(包括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以及材料的耐久性 实践教学任务: 完成材料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采用结合课件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2砂石材料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2: 砂石材料 学时:6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分析石材的性质,完成集料的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知识目标: 了解砂石材料及其技术性能,以及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掌握砂石的筛分实验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理解石料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叙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技术性质;叙述石料与集料相关试验步骤,试验数据的处理 实践教学任务: 完成砂石材料的筛分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采用结合课件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3石灰和水泥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3: 石灰和水泥 学时:6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石灰的工程性质,区分水泥的品种,判别不同水泥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完成水泥的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知识目标: 描述石灰的原料与生产;叙述石灰的分类、熟化、硬化和技术要求,以及石灰的特性和应用;叙述水泥的分类、硅酸盐水泥的组成、凝结与硬化、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等;叙述石灰、水泥相关试验步骤,试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石灰的原料与生产;石灰的分类、熟化、硬化和技术要求以及石灰的特性;水泥的分类,凝结与硬化、技术性质及技术标准 实践教学任务: 完成水泥材料相关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采用结合课件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4建筑砂浆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4: 建筑砂浆 学时:6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按要求进行砂浆配合比设计;完成砂浆的相关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知识目标: 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抹面砂浆的相关知识;叙述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能够进行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掌握建筑砂浆相关试验步骤,试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能,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的性能 实践教学任务: 完成砂浆的相关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采用结合课件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5水泥混凝土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5: 水泥混凝土 学时:10 其中: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按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完成混凝土的相关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知识目标: 了解水泥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特点,叙述普通混凝土的定义、组成材料;叙述普通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学会普通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了解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能,配合比 实践教学任务: 能够完成水泥混凝土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采用结合课件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6沥青材料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4: 沥青材料 学时:4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0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了解沥青的分类、组成和结构,掌握每种沥青的应用条件 知识目标: 叙述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组成和分类,叙述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任务: 石油沥青生产工艺概述、分类、组成和结构,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煤沥青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乳化沥青的组成、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以及应用,改性沥青的分类及特性 实践教学任务: 掌握沥青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采用结合课件讲授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学习情境7沥青混合料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工程材料 学习情境4: 沥青混合料 学时:4 其中:理论学时:4 实践学时:0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