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真题(教师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1-8题每题1分,9-14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活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昆仑玉制作玉器 B. 西瓜榨汁 C. 点燃蜡烛照明 D. 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答案】C 【详解】 【详解】A.昆仑玉制作玉器,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西瓜榨汁,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点燃蜡烛照明,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 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答案】A 【详解】 【详解】A、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A正确; B、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B不正确; C、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C不正确; D、动植物油中富含的营养素是油脂,故D不正确。故选A。 3. 下列物品中,主要由合成橡胶材料制成的是 A. 铁锅 B. 尼龙绳 C. 塑料袋 D. 汽车轮胎 【答案】D 【详解】 【详解】A、铁锅主要由铁制成的; B、尼龙绳主要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 C、塑料袋主要是由塑料制成的; D、汽车轮胎主要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 答案:D。 4. 分类是学习化学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碱类的是 A. 食盐(NaCl) B. 纯碱(Na2CO3) C. 生石灰(CaO) D. 烧碱(NaOH) 【答案】D 【详解】 【详解】A、食盐(NaCl)属于盐,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纯碱(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Ca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烧碱(NaOH)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符合题意; 故选D项。 5. 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1个氢分子 B. 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反应后原子数目增加 【答案】B 【详解】 【详解】A、1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个数之比是2:1,故B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为2个水分子,反应后为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故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数目不变,故反应后原子数目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消失 B.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C.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详解】 【详解】A、蔗糖溶解在水中说明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蔗糖溶液。A解释不合理。 B、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分子间间隔增大。B解释合理。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说距离很远就能闻到酒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解释合理。 D、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D解释合理。 综上所述:选择A。 7.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中华水塔”之称。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 B. 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 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 【答案】C 【详解】 【详解】A.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 B.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才不会污染水资源,正确。 C.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导致水体污染,选项错误。 D.利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 故选:C。 8. 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A. Zn B. Al C. Ag D. Fe 【答案】C 【详解】 【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选项中只有金属银在金属铜的后面,不能置换出金属铜,故答案选择C。 9. 室温下,水中分别放入下列少量物质,充分搅拌后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 B. 硝酸钾 C. 泥沙 D. 汽油 【答案】B 【详解】 【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 下列实验装置使用不正确的是 A.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 收集氧气 C. 收集二氧化碳并进行验满 D. 干燥氧气 【答案】C 【详解】 【详解】A、此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 C、验满二氧化碳应该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应将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故C符合题意; D、浓硫酸作干燥剂干燥时,只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氧气属于中性气体,所以可以用浓硫酸进行干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是 A. 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 B 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 C. 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制冰实现了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D. 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详解】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产物无污染,则新能源汽车更多使用氢燃料,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A正确; B、奥运场馆更多使用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B正确; C、氟利昂容易造成臭氧层破坏、地球暖化,氨具有微毒、易燃易爆的特性,而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不仅使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还可以将场地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故C正确; D、就餐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加树木的砍伐,浪费资源,减少树木利用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碳,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故D不正确。故选D。 12.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3Fe+2O2Fe3O4 B. NaCl+AgNO3═AgCl↓+NaNO3 C. 2KClO32KCl+3O2↑ D. C+2CuO2Cu+CO2↑ 【答案】C 【详解】 【分析】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A、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属于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B 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区分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D 铜屑中混有铁屑 可用磁铁吸引法分离出铁屑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详解】 【详解】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为硬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无法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符合题意; C、区分白酒和白醋:白酒有酒味,白醋有酸味,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铜屑中混有铁屑:铁屑能被磁铁吸引,所以可用磁铁吸引法分离出铁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40℃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仍是饱和溶液 B.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5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 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由50℃降至40℃时,乙析出的固体更多 【答案】C 【详解】 【详解】A、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增大,溶解量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B、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由于没有确定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由50℃降至40℃时,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析出量,说法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5. 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原子 _____。 (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表示 _____。 (3)NaCl和CaCl2中都含有的阴离子 _____。 (4)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_____。 【答案】(1)2S (2)Na+ (3)Cl- (4) 【详解】 【小问1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硫原子表示为:2S; 【小问2详解】 在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的电子数。根据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核电荷数11,核外电子数=2+8=10,所以该微粒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 【小问3详解】 NaCl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为氯离子和钠离子,CaCl2中的阴、阳离子分别为氯离子和钙离子,两物质都含有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小问4详解】 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16. 现有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①CO②O2③NaHCO3④(NH4)2HPO4,其中,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 _____(填序号,以下同);能支持燃烧的是 _____;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 _____;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 【答案】 ①. ③ ②. ② ③. ① ④. ④ 【详解】 【详解】③NaHCO3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 ②O2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①CO是可燃性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④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NH4)2HPO4含有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17.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