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总结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总结22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综合思维综合思维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判断地质剖面图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重点观察分析以下要点:1.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区分背斜、向斜,有无断层,在什么位置,有无火山构造,有无岩层缺失(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等)。2.判定岩石类型判定岩石类型有生物化石的必为沉积岩;变质岩往往紧邻岩浆侵入体;火山锥上必为喷出岩。要在认识岩石类型的基础上判断其特征。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判断地壳运动状况(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3)某种地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沉积后地壳隆起,沉积层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在侵蚀面上形成新的岩层。(如图)(5)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4.在上述判断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工程选址、资源开发、旅游观光等。2020北京,34,6分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图示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A.B.C.D.C2.图中()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A 解析解析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2.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不是EGF。(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3)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读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3.台湾岛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A 解析解析 读图可知,台湾岛中部有高大的山脉,修建东西向铁路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对。铁路修建的原则是少穿越等高线,河流、气候影响小,B、C错。没有东西向铁路与矿产无关,D错。4.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A.客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B 解析解析 铁路线修建原则是线路以平直为主,尽量少穿越等高线。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是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B项正确。客运量大不是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主要原因,修建铁路与水源和热量条件关系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