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2 2.腊腊 八八 粥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是啊!一锅浓香的腊八粥,一位慈爱勤劳的母亲,一个天真嘴馋的孩子,构成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真是其乐融融的-家人哪!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人了解八儿一家的生活,感受作者写法的巧妙。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八儿是怎样等粥的?试着用小标题概括。重点赏析重点赏析盼粥想粥猜粥看粥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1“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之深。(1)“进进出出”“好久”等词语突出了八儿等待吃腊八粥时迫不及待的心情。(2)品读品读“等粥等粥”2.“妈,妈,要到什么时候.”写出了八儿急于要吃到腊八粥的心情。品读品读“等粥等粥”写出了八儿苦苦等待而不得的着急样子 3.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品读品读“等粥等粥”1.“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品读品读“分粥分粥”写出了八儿的聪明、可爱。2.“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品读品读“分粥分粥”得到妈妈同意后,竟然又得寸进尺地想再多吃一点,体现了八儿的可爱,让人忍俊不禁,也说明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想法极其强烈。感受到了八儿对家人的爱,妈妈对八儿的爱,充满浓浓的亲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3.从八儿与妈妈关于谁吃几碗的对话描写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品读品读“分粥分粥”八儿猜想的腊 八 粥 是 怎 样的呢?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品析。01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想象中豆子的饱满;栗 子、花 生 仁煮得软糯稀烂。03品读品读“猜粥猜粥”哪个字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八儿怎样的心情?0102“妙”字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03品读品读“猜粥猜粥”写出腊八粥在八儿心中的初步印象,为实际看到的腊八粥作铺垫。写出了八儿憧憬、渴望的心情。因为腊八粥的颜色与他猜想的不一样。八儿为什么会惊异地喊起来?3“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品读品读“猜粥猜粥”1.“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八儿由深褐色的粥想到了染缸里的脏水,可以知道他所看到的腊八粥和他所想的腊八粥的差距之大,表现出八儿的天真和直白。品读品读“看粥看粥”“大得特别吓人”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内心的落差之大。2“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品读品读“看粥看粥”这句话说明八儿吃腊八粥吃得多,把“肚子”比喻成“小鼓”也表现出八儿的可爱。品读品读“喝粥喝粥”1.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这句话从侧面衬托出八儿吃得很开心,很满足。品读品读“喝粥喝粥”2.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这句话说明大家都吃得很多,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足以看出大家对腊八粥的喜爱。品读品读“喝粥喝粥”3.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文章最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写大家都吃得很饱,突出了腊八粥的好吃,点明中心。重点赏析重点赏析 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和谐愉快,情感朴实而真挚。疑难探究疑难探究l本文表达了一家人怎样的情感?这篇文章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八儿和母亲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及对腊八粥的喜爱。课文主题课文主题详写:等粥略写:喝粥腊八粥盼粥看粥猜粥分粥孩子天真可爱家庭温馨美好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随堂练习随堂练习腊月月光光明脏话明天话语语文文明搅拌唇膏嘴唇拌嘴随堂练习随堂练习浓稠浓密可靠依靠随堂练习随堂练习提到腊八粥,每个人的嘴里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的八儿,没有什么方法来反抗。感感 谢谢 观观 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