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题)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B,用线悬在等高的O1、O2点,A球的悬线比B球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释放,如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 )A.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B.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C.A球的机械能大于B球的机械能D.A球的机械能等于B球的机械能参考答案:AB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比较出初始位置的机械能即可知道在最低点的机械能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mgL=mv2,列式可比较出A、B两球的速度大小和动能大小.根据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分析机械能的关系.【解答】解:A、B,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有:mgL=mv2,得最低点速度大小为v=,可知,经最低点时,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故AB正确.C、D,A、B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初始位置的机械能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相等.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2. 下列“画阴影”的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两接触面均光滑B.光滑斜面,挂物体的绳子处于竖直状态C.物体以初速v依惯性冲上粗糙斜面D.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匀速传送带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参考答案:BD3. 一个物体在力F1、F2、F3……等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力F1后,则物体A.可能做曲线运动 B.可能继续做直线运动C.必然沿F1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D.必然沿F1的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AB4. (多选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粗糙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A.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B.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D.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等于(M+m)g参考答案:BC【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对物体m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变化情况;对M与m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地面支持力和摩擦力变化情况.【解答】解:AB、物体m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滑,加速度一直沿斜面向下,对m0与m整体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0+m)g,地面支持力N,和地面摩擦力,将物体m的加速度分解为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分析:f=m?(a?cosθ)…①竖直方向:(M+m)g﹣N=m?(a?sinθ)…②其中θ为斜面倾角.由①看出,f的方向总沿水平向左方向,即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故A错误,B正确;C、由②式可知,N<(M+m)g,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5. 在抗洪救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 ( ) A. B.0 C. D.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一探究实验中,一个小球在一个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是 T(s)0.250.51.02.0…S(cm)5.02080320…参考答案:7. a、b两辆玩具车在各自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转过的角度之比为2:3,则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参考答案:1:3【考点】向心加速度.【分析】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等于线速度求出A、B的线速度之比,根据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速度等于角速度求出A、B的角速度之比,根据a=vω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答】解:因为A、B两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比sA:sB=1:2,则线速度之比为1:2; 转过的角度之比为2:3,则角速度之比为3:2,则根据a=vω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3.故答案为:1:38. (6分)河宽400 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5 m/s,水流速度是3 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 ;船过河的最短距离是 ;若船头正对河岸过河时,水流速度突然改变,过河的时间是否会受到影响?答: 。
填“会”或“不会”)参考答案:80;400;不会9. (6分)质量为2kg的物体,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下落1m和4m时的动能之比为 ;下落1s内和下落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参考答案:1:4 1:210.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如图所示已知AB长度和AC的弧长相等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则p、q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p1、vq1的大小关系为:vp1 vq1(填“>、=、<”),p落到B处的时间为tp , q落到C处的时间为tq ,则有:tp tq (填“>、=、<”)参考答案:= ,>11. (2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则它们的动能之比 参考答案:1:212. 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了一个实验:以速度v0竖直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落回手中,则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要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平抛出的速度至少应是 。
参考答案:13. 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400N的拉力在水平路面上拉车走50m,拉力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共用时间100s,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对车做功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W参考答案:1000 100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图12是某同学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在小车的牵引下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 m/s. 参考答案:.2.40(2分),0.51(2分)15. 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并写出这位同学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
至少写出两种情况)(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答: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 (2) AC (3) 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 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1)如图所示 (2) AC (3) 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 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出发,要在200 s内能追上前面l500 m处正以10 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的自祷车,已知这辆汽车能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那么汽车匀加速行驶的加速度少应是多少? 参考答案:17. 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16kg的木板上, 并通过定滑轮用细绳相连结,M与m间,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其它摩擦不计,欲使M向右匀速运动,水平拉力F应为多大?(取g=10N/kg)参考答案:解:对m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有: T=fm ①(3分)fm=μmg ②(2分)对M受力分析如图,F=T+fm+fM ③(3分)fm=μ(m+M)g ④(2分)代入数据得:F=100N (2分)18. 8月中旬,代号“突击-2013”的陆军航空兵实兵演习在粤东某海域举行.图为轰炸机在海平面上空进行投弹训练的示意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轰炸机飞经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第一颗炸弹,经时间T炸弹落在观察点B正前方L1处的C点,与此同时轰炸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正前方L2处的D点,且L2=3L1,空气阻力不计.求:⑴轰炸机投弹时离地面的高度h;⑵第一颗炸弹落在C点时速度的大小;⑶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大小.参考答案:(1) h= (3分) (2) v1= (2分)vy=gT (2分)Vc= (2分)(3)设飞机加速度为a,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v2,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v1T+aT2=L2-(v1+aT)T, (2分)而L2=3L1 (1分) 得a= ( 1分) 两次投弹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s=v1·T+aT2=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