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惘然(wǎnɡ) 褴褛(lǔ) 阔绰(chuò) 眺望(tiào)B.栈桥(jiàn) 拮据(jié) 瑟索(sè) 乱窜(cuàn)C.胆怯(qiè) 恣睢(suī) 寒噤(jīn) 炊烟(chuī)D.嗤笑(chī) 阴晦(huì) 潮汛(xùn) 掺杂(chān)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好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B.他对人从来都是彬彬有礼C.他喜欢在众人面前自吹自擂,还边唱边跳,总会赢得大家的阵阵欢呼D.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相得益彰啊!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B.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C.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4)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5)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问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宾也实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醒能述以文者 以刀劈狼B.至于负者歌于 负势竞上C.山间之四时 年与时驰D.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吠亩之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B.作者写“宴酣之乐”,反衬了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C.太守宴饮的最大特色是富有山林野趣,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D.本文巧妙运用悬念,如开篇写“名之者谁”,结尾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也自此解开悬念,这两处反问饶有趣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①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②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文本二】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③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④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1.阅读以上两个文本,概括它们各自的观点,比较其异同2.结合【文本一】第①段和【文本二】第②段中画曲线的内容,谈谈梁启超引用论据的习惯和论述效果3.比较两个文本中画横线的语句,分析这些“问句”对议论所起的作用4.联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作者作文的目的,谈谈两个文本结尾的巧妙作用材料一: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 1922年8月14日梁启超对该校学生做了《敬业与乐业》的一次演讲材料二:1918年3月4日,上海《时事新报》增辟《学灯》副刊,以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为主要内容;因其起到促进教育,灌输文化的作用,而成为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最苦与最乐》就发表在1922年8月12日《时事新报·学灯》上五、诗歌鉴赏(共5分)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