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背诵(sòng) 罗布泊(bó) 妇孺皆知(rú)B.奠基(diàn) 昼夜(zhòu) 戈壁滩(gē) 燕然勒功(yān)C.选聘(pìn) 殷红(yīn) 摄氏度(shè) 任人宰割(zǎi)D.谣言(yáo) 挚友(zhì) 直肠癌(ái) 鲜为人知(x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量体裁衣 全神贯注 声名显赫B.屏气凝神 一如即往 欲盖弥彰C.通霄达旦 默默无闻 远见卓识D.贪赃枉法 无遐顾及 不辞而别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林佳经常自言自语,很少和别人说话。
B.张老师说了一席委婉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C.现代高铁一小时行几百公里是微不足道的!D.我天生胆小,在大庭广众不敢说话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因此,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B.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文。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②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③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选自《郑板桥集》)【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仄径:狭窄的小路③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谈笑有鸿儒( )(2)无丝竹之乱耳( )(3)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4)良朋辄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2)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3.“俗客不来,良朋辄至”,这句话无论从句式上看还是从表意上看都很像《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举例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孙道荣①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②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③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好像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④话题总是聊不完的儿子在学校里的新鲜事;妻子单位里的同事哪个又结婚了,哪个又离了;妹妹的生意,永远像股市一样波澜壮阔;我的写作进度,还是像老驴拉磨……在所有人中,儿子抛出的话题,常常获得最高的关注难得发言的是母亲,她端着饭碗,眼睛盯着讲话的人,似乎插不上一句嘴⑤忽然有人喊,汤勺呢?闻声一看,鸡汤盆里,漂浮着缕缕香气,却没有汤勺母亲赶紧放下饭碗,站起身,喃喃笑着说,你瞧我这个记性,又忘记拿汤勺了样子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母亲迈着碎步,走进厨房,拿来了汤勺⑥大家继续吃饭儿子突然一拍脑袋,给我们讲了一个班级里发生的笑话。
笑话一点也不可笑,但我们大人们还是很配合地笑得前仰后合⑦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小心,筷子被碰落到了地上儿子弯腰拣起筷子,我正准备让他自己去厨房再换一双筷子,母亲已经放下饭碗,站了起来,去厨房又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来,递给儿子儿子接过筷子随口说了声,谢谢奶奶母亲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这孩子,跟奶奶客气啥啊!”⑧大家埋头吃饭,谁搛起一口菜,嘀咕了声:“好像有点凉了⑨是啊,外面天寒地冻,这么冷的天,难怪饭菜吃着吃着,就凉掉了⑩母亲放下饭碗,站起身,“我去热一下说着,端起两盆炒菜,走进了厨房从厨房里传来“兹拉”声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两盆热气腾腾的菜,回到了餐桌旁大家都将筷子伸向那两盆热菜,真好吃……⑾“叮铃铃!”突然,家里的响起来了我正准备起身去接,母亲已经站了起来,“你们快趁热吃饭,我去接⑿母亲的饭碗,搁在桌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热气突然意识到,仅仅这一顿饭工夫,母亲就已经放下饭碗,站起来三四次饭桌上,母亲就像时刻绷紧了弦的士兵一样,随时准备站起身来⒀母亲一次次站起来,是想让我们其他人安安心心地吃顿饭啊⒁…………1.本文写母亲在吃饭过程中为“我们”做的事情有哪些?(请用三字词语概括)2.本文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母亲的形象?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3.你觉得本文主要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4.请在第⒁段省略号处给本文续写一个结尾,来点明文章的主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B.诗人体物入微,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C.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尤其是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D.“杨花榆荚无才思”,诗人极力嘲讽“无才思”的“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卉那般艳丽,不配在春天飘落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温暖了陶渊明的视线;高洁傲岸的莲花,温暖了周敦颐的视线;神奇秀丽的泰山,温暖了杜甫的视线……其实,田野中的一朵小花,社会中的一个善举,自然中的一处佳境,名著中的一缕书香……这些,又何尝不曾温暖过你的视线?请以“________,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500字(诗歌除外);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