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南宫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盈(yíng)       喧哗(xuān)       驿道(yì) B.矗立(zhù)        映照(yìng)       闸口(zhá) C.苍劲(jìng)       犹豫(yù)          翡翠(fěi) D.眺望(tiào)       擦拭(shì)        硕大(sh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 B.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 C.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 D.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臂女孩用脚画出精致的妆容,一双灵巧的脚真是无所不能。 B.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 C.学生送给她三朵野菊花,黄色的花瓣上还带着露水,真是美不胜收。 D.五彩的纸张被切割成各种形状,精妙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1)________________,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_________,潭影空人心。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2)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1.选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2.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 3.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选文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5.选文中“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深刻含义? 6.对于胜利和争到光明,作者具有怎样的信念?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 D.《蒹葭》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字。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高可二黍许。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珠可历历数也。 东坡右手执卷端。 若听茶声然。 其人视端容寂。 若止印三二本。 七、作文(共40分) 家是快乐的源泉,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疗伤的诊所,家是游子的牵挂……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