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都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弱(xiān)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 B.洨河(Xiáo)             池沼(zhǎo)              巧妙绝伦(lún) C.遒劲(jìn)                    钹声(bó)                    春寒料峭(qiào) D.窠外(kē)                    鳍状(qí)                    摩肩接踵(zhòng) 2、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及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鲜腴 (yú)       密匝匝(zā)     八卦        篱笆 B.绿釉(yóu)       乍一看 (zhà)     幕年        吆唤 C.炽红(chì)          择净 (zé)               苔痕          避邪 D.缅甸( diàn)   花骨朵 (gū)        碟子          黄闷鸡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四时俱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先后从仰察、俯视两种视角,写出了山之高、水之净。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静的描写。 D.本文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水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⑦“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⑧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⑨“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⑩学年实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⑪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⑫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 (1)_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第⑤段“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中的“这样”是指__________。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4.鲁迅先生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伟大”?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 2.这首诗的前两联以“国破”二字起笔,紧扣“望”字,由远及近地描写景物,写出了长安城①____的景象特点,表达了诗人②___________之情。 3.请你从这首诗的后两联中任选一联进行赏析。 示例一:颈联“烽火连三月”表明了战事长久,“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家书的珍贵。此联写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此联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衰老,也传达了诗人忧国、悲己、思亲之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___(朝代)时期思想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真的爱,朋友之间诚挚的爱,邻里之间融融的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表现得轰轰烈烈,动地惊天。在很多时候,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手势,一次安静的倾听,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这才是生活中的大爱啊!体悟出这样的爱,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 请以“大爱无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600字左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