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孕育(yùn)     潮汐(xī )       雾霭(ǎi)        目孔一切 B.簌簌(sù)       追溯(shùo)     狩猎(shòu)     添衣无缝 C.陨石(yǔn)     粗糙(cāo)       沟壑(hè)        销声匿迹 D.农谚(yàn)     遗骸(hái)       山麓(lín)       海枯石烂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绚丽   驰骋   振耳欲聋   五彩斑斓 B.浮燥   演绎   历历在目   名副其实 C.狡辩   瞭望   轻歌曼舞   袖手旁观 D.诀择   膏药   垂珠联笼   九省通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B.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C.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D.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B.有没有坚定地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C.这次展出的是近几年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汉代画像石。 D.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志怪者也   志: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3)亦若是则已矣   是: (4)我报路长嗟日暮   嗟: 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甲】文中描绘大鹏迁徙时“_________,________”的雄奇景象在【乙】文中被幻化为“__________”一句,借此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 4.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中“鹏”的形象特点。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为第④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①万里征②。 浮云③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④鸣。 【注释】①孤蓬:随风飘动的蓬草。比喻远行的人。②征:远行。③浮云:飘动的云。④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1.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联是诗人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B.甲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无为”的意思是“不必、无须”,诗句表达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C.乙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一联中,诗人以“孤蓬”自喻,生动地描摹出自己在朋友离去后的漂泊不定,孤单无依。 D.乙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联描写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别之情。 2.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望”字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首联中的“____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___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3.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__________(迁移 漂移 移动)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____________(分割 分裂 分离)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____________(严密 周密 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七、作文(共40分) 在距今大约两亿七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它们是恐龙…… 请你自选角度,发挥想象力,写一个关于克隆恐龙的片段。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