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拮据(jù)       诘难(jié)       恣睢(suī)   作揖(yī) B.分外(fèn)       灰烬(jìn)     狡黠(xié)   星宿(xiù) C.禀请(bǐng)     阴晦(huì)     汲取(jí)     赔偿(shǎng) D.晌午(shǎng)   嬉闹(xī)       瑟缩(sè)     驱除(qū)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髀骨        嗤笑        浑身解数        潺潺流水 B.拮据        糟蹋        莫明其妙        郑重其事 C.荒唐        褴褛        与日俱增        迟疑不诀 D.乖巧        肥硕        无忧无虑        致之不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你看他矫揉造作的样子,令人作呕。 B.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由于保护不力,古墓被疯狂盗掘,墓中文物荡然无存。 D.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难以挽回。做事忌随心所欲,做人须严谨慎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至西湖记(节选)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棹小舟人湖       即:就,便 B.才一举头             举:抬 C.山色如娥             娥;青黑色 D.余游西湖始此       始:开始 2.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的目夺神摇、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C.选文连用四个比喻,语言生动,浓墨重彩,描绘了西湖夏日美景。 D.选文表达了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批驳的错误观是什么?支撑错误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2.结合③-⑤段,说说作者如何反驳错误观点的。 3.简述⑥-⑨的论证思路。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未见时的苦苦思念,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 B.“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景物描写,渲染、烘托了当时的离愁别绪,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晓镜”——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夜吟”——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D.尾联是诗人强作宽慰之语,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有迷信色彩。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中外经典名著塑造了众多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精神品质在文学星空熠熠生辉,影响深远。下列名著中的女性形象你最欣赏哪一位?请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你欣赏该人物的原因。 ①扈三娘(《水浒传》)   ②简·爱(《简·爱》)   ③大堰河(《艾青诗选》)   ④沈琼枝(《儒林外史》)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他(她)帮我解开了心结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弟子对大师诉说:“我要疯了,我的妻子、孩子、岳父、岳母全住在一个唯一的房间中,房间像地狱。”大师说:“你会照我说的去做吗?”弟子说:“会的。”大师说:“把你家里所有的动物都带到你的房间中。”一个星期后,弟子又找到大师:“我的神经快要崩溃了。”大师说:“把动物统统赶出去。”之后,弟子想:生命多么甜美,动物出去了,家是一处乐园,那样的安静、清洁、宽敞。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