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台湾省台北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zhuó)            案牍(dú)            陡峭(qiào)        悲天悯人(wén) B.麂子(jǐ)                 驿路(yì)             简陋(lòu)          陶后鲜有闻(xiān) C.修葺(qì)                 别扭(bié)            监督(dū)            诲人不倦(huì) D.契约(qì)                 洗濯(zhuó)        亵玩(xiè)          颠沛流离(pè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     ) A.悲惨   稳健   避免   至死不懈 B.爆炸   拨尖   援助   家喻户晓 C.暑名   仰慕   焦虑   马革裹尸 D.逝世   难堪   呼啸   锋芒必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4、(荆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①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②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③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④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注释】①临:临近。②偕:陪同。③为:被。④实为:实在是。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 ③每至夏日__________   ④余以为妙绝________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A.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3.请用三条“/”给【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少 时 雨 过 天 晴 波 澜 不 惊 湖 天 一 色 4.将【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杨振宁的《邓稼先》选段(有删改),完成下列小题。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简述选文第一节中加点的“必”与“只”两个副词的表达作用。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末尾画线句不能删掉的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及《唐诗素描》,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诗素描·春夜洛城闻笛 曾冬 ①满城的灯火,潜伏在喧嚣的背后,渐渐熄灭。月亮是天空留下的唯一灯盏,千里之外的火把,照亮道路,照亮一些沉淀经年的往事。 ②一阵幽悠的笛声,从谁的指尖偷偷溜出?______。 ③记忆的画卷打开,依稀可以看到一条小河,小河边的垂柳,垂柳下依依惜别的身影。 ④月光是来自故园的花朵,诗人似乎听到了老家屋后的鸟语,闻到了屋前的花香。 ⑤那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______。 1.请想象诗句“散入春风满洛城”所呈现的内容,补写在上文第②段横线处。 2.请在上文第⑤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词语,使它与原诗情感契合。 3.“乐器声起情万种”,乐器给了诗歌寄托,诗歌赋予了乐器情感。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含乐器名称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语言运用。 星期天,小林到西湖景区的花港观鱼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买,到花港观鱼怎么走?快点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大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孩子,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请以“难忘那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横线上可填入“期盼、慈爱、失望、坚毅”等词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可能影响公正评分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