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灵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B.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hí) D.其真无马邪(yé) 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的范畴。 B.刘禹锡与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刘柳”。 C.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D.《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草长莺飞”指绿草茂盛,黄莺飞舞。形容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目空一切”指什么也看不见。) D.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网恢恢,______________。 (《老子》) (2)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 (3)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 (高鼎《村居》) (4)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7)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9)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内安定的社会环境,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来形容这一现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可久居 居:停留 B.佁然不动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C.日光下澈 澈:清澈 D.悄怆幽邃 邃:深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 B.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C.全石以为底/以残年余力 D.潭西南而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移步换景,条理清晰。 B.文中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衬托水的清澈,表现了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 C.第三段描写小石潭源流依次抓住溪流的斗折特点和岸势的参差不齐来描写,展现出小石潭源流的神秘莫测。 D.由情入景,由景及情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宜将寸草报春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孩子! “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谁都应该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饲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慰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 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 1.根据下面的意思填写文中的成语。 ①忍受辛苦。 ②比喻用尽心血。 ③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④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爬得很快。 ⑤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 ⑥指非常正确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 2.请你说说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中心。 3.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 4.请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 5.下面对这篇讲演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讲演稿的中心是倡议大家践行传统美德:“宜将寸草报春晖。” B.这篇讲演稿的明显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举的典型事例十分感人,并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以启迪读者的心灵。 C.由于讲演稿是翻译过来的,因而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就显得差一些。 D.引用孔子的哲言,能使人领悟到,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不孝无异于禽兽,不孝愧对苍天,不孝更有愧为人。讲演稿情理相生,含蓄隽永。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回延安》一二节,回答问题。 1.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 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临近延安时怎样的心情? 3.“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情,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各个地方戏曲的特点写句优美生动的话。 示例:安塞腰鼓那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有_______相伴滋味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