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 : 90分钟 满分 :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量词填空。 一(     )树叶            一(     )蝴蝶 一(     )雨               一(     )风 一(     )小朋友        一(     )大桥 一(     )石头            一(     )家 2、根据语境填空。 1.定点卫星的发射角计算需要绝对精确,否则就会_______________。 2.老人们常用“___________”来告诫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说话艺术。 3.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是多么重要,______________。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很难再得到了。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就是……就……       即使……也…… (1)爬山虎的茎叶密集,(      )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      )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2)(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你(      )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3)(      )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进行了仔细、连续的观察,(      )才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形象。 (4)这件事情(      )不是你干的,你(      )脱不了干系。 4、根据课文《普罗米修斯》填空——英雄之语: 普罗米修斯没有被严厉的惩罚吓倒,没有向_________的宙斯低头,他铿锵有力的话语让人铭记:_________,有什么错?_______,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由此可见,普罗米修斯是一个____的人。 5、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精卫填海的方式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我们现在用“精卫填海”来比喻________。 (2)《嫦娥》一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与《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有关。 6、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是______说的。“有志者”指的是_________,“效”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是_____________,第三件是______________。这种把最后发生的事情放在最前面的写作手法叫作____________。 (4)爱国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有两方面: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二、书写题 7、堵dǔ 【部首】土 【结构】左右 【文字源流】会意字。从土,表示古时的墙用土石筑成;从者,者是代词,又含有多意,表示墙是用很多的土石垒成的。本义是墙。引申为阻塞。 【常用词组】堵塞、堵车、堵截、堵心、堵击 【课文原句】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三、信息匹配 8、给句子中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光:①光线;②光彩;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儿不剩;⑥(身体)露着。 1.几个孩子把苹果吃光了。( ) 2.温和的阳光洒满小院。( ) 3.这桌面真光溜。( ) 4.他热得光着膀子干活。( ) 5.刘翔为祖国争光。( ) 6.春光明媚,我们去踏青。( ) 四、现代文阅读 9、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启示 传说我国西汉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鸟的翅膀,从高处滑翔下来。但直到20世纪初,由于航空发动机的发明和新材料的出现,才真正完成飞机的发明。 更有趣的是钢筋混(hún hùn)凝土的发明。19世纪末,法国园艺家莫尼哀在观察植物的根部时,发现植物盘根错节的根系(xì jì)能牢牢地和土壤结合在一起,于是他联想到用铁丝来模(mó mú)仿植物的根系,用水泥来模仿土壤,让厚厚的水泥将铁丝包裹起来以制作花坛,结果花坛坚实异常,于是就(发现 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仍然不断受到大自然的启示。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灵敏 灵活)的超声定位的本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并且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仪器外形像一副眼镜,鼻梁架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后,经过仪器上的传感器接收,变成人耳可闻的信号,通过颞(niè)侧的两个耳机提供(gōng gòng)给盲人的双耳,从而使盲人可判断出障碍物。因此,戴上这种超声眼镜,经过一段训练后,盲人便能辨认各种障碍物。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是一门新型的边缘科学“仿生学”便应运而生了。人们必将充分利用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人类造福。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盘根错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胜枚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运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根错节(交错) B.不胜枚举(胜过) C.应运而生(顺应) D.人耳可闻(听见) 5.说说文中加点的“西汉末年”“许多”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10、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丑鸭蛋,给了我极大的欢乐。(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陀螺在这个对手面前,不也是彻底溃败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懊恼始终引起了长辈的注意。(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像一根柱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娲把五彩石装到一个大盆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12、习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字数不少于300。 题目一:一次难忘的____________ 生活中,许多人、事、物、景、活动等,给你印象深刻,令你难以忘怀。选一个内容,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题目二:书中的____________走到我梦中 大胆想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