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台湾省高雄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落(zháo)       莅临(lì)        吝啬(sè)        润湿(rùn) B.酝酿(niàng)     筋骨(jīn)       水藻(zǎo)       应和(yīng) C.黄晕(yùn)        蓑衣(suō)       暖和(nuǎn)     贮蓄(zhù) D.淅沥(xī)          捉迷藏(cáng) 静谧(bì)        梦寐(mèi)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B.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叼叼地说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C.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简直让人美不胜收。 D.他们重现了一项古老的、几乎已被遗忘的技艺:在众目睽睽下让物品不翼而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乒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填空。 (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了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净沙 秋思》中的点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莺燕的活动突出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黔州,在现今贵州省境内。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稍出近之_____________           ②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_______ ③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           ④尽其肉,乃去_______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⑴鲁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 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     )。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倡,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⑵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 大船,已经泊在打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     )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⑶“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⑷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⑸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⑹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⑺“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⑻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⑼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⑽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 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粵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⑾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     )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甜,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⑿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⒀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⒁“不错。去父亲点着头,说。 ⒂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 抱起,仿佛在祝货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⒃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⒄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曰事。 ⒅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自鲁迅《朝花夕拾》,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静肃     谨肃     谨严 B.谨严     静肃     谨肃 C.静肃     谨严     谨肃 D.谨严     谨肃     静肃 2.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要去关东看会,“我”内心高兴—— ___——大家搬完了物件,“我”内心忐忑——___—— 一起走向河埠,“我”内心索然 3.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1)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从修辞手法角度) (2)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从词语运用角度) 4.《朝花夕拾》中,作者并非不喜欢读书,相反,他很喜欢读画本。其中最先得到的是长辈赠送的_______,此外,还有长妈妈带回来的______。 5.“殊与‘礼教’有防”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这样写的用意。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景并点明时令——暮春,选取“杨花”、“子规”两种令人愉悦的事物。 C.第二句中的“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这首诗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 (2)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 (3)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 (4)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5)“水”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注:可从中选择自己没有训练过的题目) 题一: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从中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写成一篇记叙文。以下话题可以选择,可以修改。也可以自拟题目。话题:(1)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2)我的新同桌真幽默;(3)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题二: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立意自定;(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3)要做到说真话,抒真情,谈真切的感受;(4)不少于600字。(5)卷面书写要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