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褶皱(zhé)      告诫(jiè)   怒不可遏(è) B.俯瞰(kàn)       矗立(chù)       目眩神迷(xuàn) C.棱角(léng)       驰骋(chéng)       接踵而至(zhǒng) D.出轧(zhá)       蜷卧(quán)       大煞风景(shà) 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落弟   托词   宽恕   颔首低眉 B.奥秘   滞留   犀利   不修边副 C.遨游   褪尽   广漠   冥思暇想 D.拨弄   胆怯   心靡   海誓山盟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异想天开,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成都有锦里、宽窄巷子、太平巷里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的建筑精致、小巧,鳞次栉比。 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6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视美方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D.2018年《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节课,令别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多角度诠释了对创造的理解,让观众获益匪浅。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 C.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必须加强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D.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③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④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⑤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小石潭记》中表明小石潭不可以长时间停留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闲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3)俶尔远逝 (4)以其境过清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强则少年强 许吉如 ①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②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那一天,我去办托运行李时,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我们以色列常常受到袭击,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③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④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⑤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⑥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⑦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 ⑧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 (选自北京卫视2015年7月8日《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一期,有删改)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作者写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有什么作用? 3.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4.“国强”与“少年强”有什么关系? 5.我们的安全感来源于哪里?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对诗歌首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此句是为了把“君子”比作关雎,说他们都在寻找美妙的爱情。 B.写关雎是为了引起下文“君子”思念“淑女”内容的描写。 C.这是整首诗的“诗眼”,其他内容都是对这句诗的具体描述。 D.先写关雌的孤独寂寞,以利于与“君子”的“琴瑟友之”相对比。 2.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相恋时的喜悦之情。 B.表现了相思的缠绵之情。 C.表现了相会时的兴奋之情。 D.表现了求之不得后的痛不欲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 “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爽!” “爸!这里限速50!” 啥关系!没警察。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 七、作文(共4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感谢悬崖上的一课,让“我”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变得坚强勇敢;《阿长与<山海经>》里,感谢粗鲁的阿长对“我”真心的疼爱,她是“我”内心永存的童年温暖。岁月流逝,生命成长。这个过程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总有某个触动你内心的情景,让你心怀感激。 请以“感谢       ”为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