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台湾省高雄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宛转(wán)     粗犷(kuǎng) 发髻(jì)   咄咄逼人(duō) B.池畦(wā)     高邈(miǎo)   应和(hé)     繁花嫩叶(nèn) C.酝酿(niàng) 莅临(wèi)   看护(kàn) 秋风萧瑟(sè) D.静谧(mì)     吝啬(lìn)     黄晕(yùn) 淅淅沥沥(l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空灵   唤醒   安适   水纹 B.肌夫   地毯   薄雪   慈善 C.摇蓝   响亮   境界   澄清 D.奇迹   斜射   狭窄   宽敝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 ②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 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 ⑥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 A.⑥①④⑤③② B.④⑤③①②⑥ C.④①②⑥③⑤ D.①④③⑤⑥②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1)《论语》中论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_______” 描绘了莺歌燕舞喜迎春天的美好场景。 (3)让我们跟随诗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跟杜甫登临泰山之巅,抒发“______,________” 的豪迈;随孟浩然望洞庭湖领略“________,_______”的壮美。 (4)写出古诗词中含有“云”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杞国有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亡:同“无”,没有) B.奈何忧崩坠乎?(奈何:为何,为什么) C.若屈伸呼吸(若:假如) D.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伤害) 2.下列加点词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人舍然大喜          太丘舍去 B.日月星宿                 吾日三省吾身 C.终日在天中行止       止增笑耳 D.因往晓之                 求闻之若此 3.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概述了白求恩为援助中国而牺牲的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沉痛悼念之情。 B.本文叙议结合,以议论为主,用“叙”的事实来证明“议”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C.本文四个段落的内容层层深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D.本文多处使用成语,如“拈轻怕重”“精益求精”等,具有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 2.第②段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你认为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最恰当?请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白求恩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一次,有个伤员腿受了伤,不得不从膝盖附近的地方做断离手术。以往此类手术都是将断肢体整体切除。而这次,白求恩让助手们帮助把残肢上的皮肤和肌肉往上推,然后锯断腿骨。白求恩一边做,一边解说:“骨头和肌肉不能锯得一般齐,应该比肌肉短些,将来肌肉一收缩,正好把骨头包起来,便于安装假肢。否则,肌肉包不住骨头,没有办法装假肢,不得不做第二次手术。既然一次可以成功,就不要再有无谓的第二次、第三次……” (摘自《白求恩传》)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诗词理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寄北”是因为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 B.“涨”字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入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愁思之绵绵。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是虚写,它所创设的是一个与妻子团聚的欢乐情景。 D.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归期的问与答,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时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2.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请作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暑假,王阳同学和爸爸、妈妈去长白山旅游。在大巴车上,王阳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吸烟,他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了香烟,并表示歉意。假如你是王阳,请把委婉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七、作文(共40分) 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③除诗歌,文体不限;④禁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