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泊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省悟(xǐnɡ)   诬蔑(miè)   前仆后继(fū) B.折扣(shé)     停滞(zhì)   舍身求法(shě) C.推敲(qiāo)   探求(tàn)   持之以恒(huán) D.豢养(huàn)   灌溉(ɡài)   画龙点睛(jī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鹜   断章取义   不可名状   丰功伟绩 B.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C.俯拾即是   自惭形秽   彬彬有礼   随心所欲 D.眼花瞭乱   扭捏作态   附庸风雅   随机应变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动漫作品是离童心最近的文化艺术,它的文化情结对人的一生都起着潜滋暗长的作用。 B.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坐着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C.他与病重的妻子患难与共的真挚情感让人感动。 D.当前的考级制度一定程度上让琴童们“跳级”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拔高”对琴童来说无异于揠苗助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慕之情,并决心以张芝“临池”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B.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C.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D.在巡检检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今年中秋,神舟十四号三位宇航员将在太空隔舱望月,让我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他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 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名之者谁___________ (2)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 (3)弈者胜___________ (4)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勾出滁州的地理环境,第①段依次由“西南诸峰”到酿泉,再写琅琊山最后推出醉翁亭。层层托出主景,引人入胜。 B.从全文看,“醉翁之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虽遭贬谪,但依然能够济世安民,随遇而安。 C.文章第④段有三种乐,具体说来“禽鸟之乐”是自然之乐;“游人之乐”还缺少理性认识;“太守之乐”境 界最高,既能同醉,又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 D.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既有大量的整句,加强了韵律美,又运用大量的虚词,使文章有散文的韵味,全文 整散结合,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4.结合链接材料,说说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链接材料: 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 食品安全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 ——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讲话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②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选文第②段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2.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说说第②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4.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冰塞川”“雪满山”比喻自己的仕途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高昂乐观的思想感情。 D.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情。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孩子”表现出来的是“纯真的声音”,许多文学作品常常借助“孩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请仿照示例,说说你对下题中这一类形象的理解。 【示例】鲁迅《故乡》中的水生和宏儿:这两个孩子的形象代表新生的一代,他们之间没有“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作者塑造这两个孩子的形象,是希望从他们这一代起,打破中国旧思想和旧社会关系的恶性循环,从而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若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说真话抒真情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