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仿佛又看见了:绚丽的夕阳,烘托着矮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习习的和风,有意无意地撩逗着那一茬茬碧绿的麦苗;夜色渐深处,觅食归来的鸟雀纷纷落入窝巢;母亲亮起门前那盏灯,驱散了夜归人指尖的微凉。 A.chuī              liáo       chá              mì B.chuī              liāo       chí              nì C.cuī              liáo        chá              nì D.cuī              liāo        chí              m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庖官   逞辩   诓骗   面面斯觑 B.玄虚   藻饰   隐藏   根深蒂固 C.发窘   拮据   嘻闹   十拿九稳 D.萧索   鄙夷   纳凿   无与伦比 3、将下面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鲁迅先生说,“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 ②有的人也曾辛勤播种,但之后就不再耕耘浇灌,任由土壤干涸、万物凋零。 ③有的人也曾扬帆起航,但稍遇波浪就退却上岸,自欺欺人地等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④藏于温室、一味等待的旁观者,终将一无所获。 ⑤绚丽的梦境、漂亮的辞藻,并不等同于实际生活。 ⑥栉风沐雨、潜志笃行者,最终必有所成。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_________________,——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4)我们的国家江山如画,我们的人民英雄辈出,令人不禁想起《沁园春·雪》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岳阳楼记》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登泰山记(节选)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①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②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③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注释】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磴(dèng):石级;③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四十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遂至其巅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古谓之天门溪水       莲,花之君子者也 D.世皆谓之天门云     火伴皆惊忙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虽同为“记”,都有所不同。乙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以_______和描写为主,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甲文则吸收了骈文赋体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________、抒情的色彩。(两处都填表达方式)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文中括号内有四处空出来的词语,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B.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C.埋头苦干     为民请命     拼命硬干     舍身求法 D.为民请命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拼命硬干 2.本文没用到的批驳方法是(     ) A.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B.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C.立正确观点,间接驳敌论。 D.归谬法。 3.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冷峻的目光首先注视着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 C.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记叙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D.在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就成了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鲁迅实践这一任务的光辉篇章。 4.对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词精准,说理生动。 B.犀利如刀,热情似火。 C.逻辑清晰,严谨周密。 D.爱憎分明,准确蕴藉。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白居易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将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将景、情、理结合。请任选角度对此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某种令人________(惊奇   惊骇   惊讶)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 ___________(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咀嚼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