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江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 B.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C.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 D.手把文书口称敕(sh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翠羽流苏            人情世故 B.挑灯看剑             千呼万唤 C.富贵荣华             叹为观止 D.吹角连营             兴高彩烈 3、将下列句子连接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 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 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是高效办好一件事的关键。 B.《空天猎》这部电影对我们很感兴趣,同学们都喜欢观看。 C.电视台采访了许多王老师的优秀事迹。 D.夏天的北戴河,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默写。 (1)啊,                ,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             ,是音乐,是诗。 (2)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3)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北冥有鱼》,回答下列问题。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化而为鸟(        )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④其正色邪(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北冥有鱼(                    )                            ②志怪者也(                       )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                           )       ④野马也(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4.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第①段中“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是”指代的是(     ) A.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 B.北雁南飞,昆虫销声匿迹。 C.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D.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 B.“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C.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D.选文前两段和第③段的关系是从本质到现象,利用时间顺序在第③段归结什么是物候学。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赏析画线诗句。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用原文回答:“板块构造”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探险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可以考验人独立生存的能力,可以证明生命的价值……你可能喜欢探险,也可能认为探险是无益之举。 请你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