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西藏藏族自治区拉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是做畏缩(suǒ)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勇敢拼搏的勇士? B.对于这种恶劣的造谣行为,我们愤溉不已,但是又不得不接受这种残酷的中(zhòng)伤。 C.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màn)骂。 D.在墨西哥南部森林中,有一种会放牧的蚂蚁,它们能“豢养”和“放牧”一种罕见的蝶形昆虫,以获取它们身上的分泌(bì)物。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悟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尽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 B.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殒落了,但他是永生的。 C.唯一的秘决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D.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广西最牛的三个火车站分别是南宁东站、桂林北站、柳州站,个个如雷贯耳。 B.世界不由分说地将那撕心裂肺的痛强加于我,我脆弱的生命,被“痛”的火舌舔得体无完肤了。 C.这道化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D.刘备思贤若渴,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最终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子曰:“______,______。”(《论语》十则)这句话告诉我们,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用“/”为第④段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   (4)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④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6.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⑦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 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⑪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⑫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⑬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⑭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的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论证“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4.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事例,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用“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表达了无限的心酸和悲凉。 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友人,劝慰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结合课文内容,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反动势力求神拜佛失自信 出下联:民族英雄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②重大;严重。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