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失踪(zōng)   似的(sì) 颈下(jǐng)   娱乐(yú) B.污涩(sè)       叮嘱(zhǔ) 红绫(líng)     怅然(chàng) C.怂恿(sǒng)   屋脊(jí) 懒惰(duò)     凝望(níng) D.蜷伏(quán)   活泼(pō) 郁闷(yù)       惩戒(chě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访   响清   静默   抖擞精神 B.捷毛   幽谷   昏鸦   幸甚至哉 C.淅沥   宽敞   喉咙   花枝招展 D.萧瑟   端庄   郎润   不知不觉 3、下列向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都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B.尽管我们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C.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D.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B.复兴端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C.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到2016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默写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_____》)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      )《水调歌头》) (5)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7)晓战随金鼓,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8)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二)御孙曰:“俭,德之共也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②,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③,可以直道而行④;小人⑤寡欲,则能谨身节用⑥,远⑦罪丰⑧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有副改) [注释]①俭,德之共也:意思即“节俭,是各种好的品德共有的特点”。②寡欲:欲望很少。③不役于物:不受外物的牵扯、制约。④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指任何事情都敢于诚实不欺地去做。⑤小人:指普通百姓。⑥谨身节用:约束自己,节约用度。⑦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使……远。⑧丰: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 ②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下面对语段(一)的把握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B.文题“诫子书”的“诫”有劝诫、劝勉之意,表现作者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无限期望。 C.画波浪线的句子介绍“淫慢”“险躁”的坏处,是从正面彰显“静”的价值。 D.作者善用对偶句,使得文章句式整齐,整散结合,极富韵律美。 4.语段(一)(二)都是写给孩子的家训,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悬崖边的树 林清玄 ①我读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由于对课外书及美术的热爱,我的初中生活一直过得(甲)(风风光光 迷迷糊糊),好像一转眼就升上初三了。 ②就在初三刚开始不久,父亲把我叫去,说:“像你这样的成绩,你去台南考。”我当场怔在那里,因为在我居住的乡镇,去台南考试,无异就是放逐,我自己一个人跑到台南去考高中,放榜的时候发现考上了一个从未听说过的高中——私立瀛海高中。 ③瀛海高中刚成立不久,是超迷你的学校,每一年级只有三个班,几乎可以用“寸草不生”来形容。土地因为盐分过高,一片灰白色。学校独立于郊野,他看到那么简陋的校舍和荒凉的景色,大吃一惊。 ④由于学生很少,大部分的学生都住校,我也开始了离家的生活。住在学校时认识了许多死党,我的心就像鸟飞出笼子一样,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课外书,我就跑到台南市去看电影、逛书店。我的高中生活大致是快乐的,除了功课以外。学校的功课日渐令我厌烦,到高一结束时,有一大半的功课都是补考才通过的。这时,当我把这想法告诉爸爸,他气得好几天不和我说话。有一天,真的不行,再转回来吧!” ⑤升入高二,我们换了导师,是一位七十岁的老头,因为在省中退休,转到私校来教。他就是后来彻底改造我的王雨苍老师。 ⑥开学不久,他叫我去他家包饺子,然后告诉我:“你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看过,以前的老师都以为只是同名同姓的人。然后,王老师告诉我,学生的素质他差不多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退而不休,转到私立学校教书,也是为了寻找沧海遗珠。吃完师母的饺子,告辞的时候,随时可以来找老师谈谈。林清玄,你不要自暴自弃呀!”我从未被老师如此感性地对待,当场就红了眼睛。 ⑦接下来就像变魔术一样,我把一部分的心力用在课业上,功课虽然不好,也还在及格边缘。由于王老师的鼓励,我把大部分心力用在写作上,不仅作品陆续发表在报纸杂志上,还连续两次得到全台南市中学作文比赛的第一名。这使我加强了对自己的信心,也更坚定了日后的写作之路。不管是写作文还是周记,或是发表在报上的文章,王雨苍老师总是仔细斟酌、修改,与我热心讨论,使我在升学至上的压力中还有喘息的空间。渴望成为作家的梦想,在我的高中生活中,犹如大海里的浮木,使我不致没顶。[A]王老师则是和我一起坐在浮木上的人,并且帮我调整了浮木的方向。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不再对前途畏惧了,虽然大学的考试一直不顺利,我的写作不会再被动摇了。 ⑧一直到现在,我只要想起中学生活,王雨苍老师那高大的身影、红润的双颊就会在眼前浮现,不要(乙)_______(自暴自弃 自高自大),但我知道好老师正如同悬崖边的树,能挡住那些失足坠落的学生。 ⑨[B]现在时空遥隔了,老师的魂魄已远,但我仿佛看到在最陡峭的悬崖边。 (选文有改动) (1)文中说王雨苍老师“彻底改造我”,请阅读文章⑥—⑦段,填写表格。 王老师的做法 我的感受 邀请我到他家包饺子 ① ② 我在升学至上的压力中有喘息的空间 (2)根据语境,给文章(甲)(乙)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悬崖边的树”比喻王老师,表达了作者对王老师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 B.“像你这样的成绩,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父亲的做法与王老师对“我”的鼓励、肯定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的作用之大。 C.作者就是王老师口中所说的“沧海遗珠”,因为他上学期间虽然成绩不好,但非常自由快乐。 (4)请从[A][B]两处划线句中选取一处,说说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王老师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各题。 (甲)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①时。螣蛇②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③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④之期,不但在天;养怡⑤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①竟:终结,这里指死去。②螣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蛇。③骥:鞍马。④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⑤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意境。 D.甲诗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下面的诗句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试结合诗句分析(甲)(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5)处处闻啼鸟(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或悲伤,或欣喜,或遗憾,或刻骨铭心,或感动不已,或后悔不止,或沉醉其中,或捧腹大笑的各类事情,有许多事情以它的独特长存于我们的脑海,历经岁月浮沉,不曾逝去…… 请以《那件事,让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要套作或抄袭,表达真实感情;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