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拉拽(zhuài)       羸弱(yíng)       怏怏不乐(yāng) B.告罄(qìng)        炽热(zhì)        养精蓄锐(xù) C.迟钝(dùn)          鲁莽(mǎng)       心有灵犀(xī) D.毡鞋(zhān)        凛冽(lǐn)        风餐露宿(l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 A.气魄        狂斓        哺育        督促 B.惩罚        誓言        呻吟        高梁 C.田垄        丰绕        默契        屏障 D.埋葬        鞍马        辔头        金柝 3、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闻一多先生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伟大的民主战士。面对独裁统治,他义愤填膺,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喊;民主战士李公朴被害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但他英勇无畏地登上群众大会的讲台,锋芒毕露地发表演讲;会后,他更是视死如归,昂首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 A.义愤填膺 B.凶多吉少 C.锋芒毕露 D.视死如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C.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古诗文。 (1)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___?(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3)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紧急、行军神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阳阳割昏晓。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①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化:融和。⑦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 (3)可以调素琴   素:________    (4)商好与贤己者处   好:________ (5)不知其子       知: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之”与“如入芝兰之室”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则天下之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康肃笑而遣之 D.何陋之有 3.翻译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4.【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都涉及交友的话题。在交友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 ⑪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⑫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⑭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人物 第一位清洁工 第二位清洁工 外貌 身瘦衣宽,脸长长的 ① 摇橹 不愿意绷紧肌肉 ② 捞垃圾 ③ 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 ②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 3.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 4.第⑥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 5.文章结尾:我在楼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黄河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今中外,名人荟萃、群星璀璨,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以其杰出的成就、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你所崇拜的名人激励过你,震撼过你,改变过你,引你思索,促你成长,催你成熟。 你以“名人的魅力”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