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嘶哑(sī)          汹涌(yǒng)       黎明(lí) B.咽喉(yàn)       喉咙(lóng)        吹刮(guā) C.悲愤(fèn)       林间(jiān)          腐烂(fǔ) D.暴风(bào)       深沉(shēn)        打击(j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式   摇曳   心无旁鹜   轻而易举 B.枉然   呢喃   断章取意   李代桃僵 C.脏物   箱箧   强聒不舍   理至易明 D.濡养   飘逸   言不及义   言行相顾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不应有恨,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4)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心怀天下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被贬时依然表达了这样一种政治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乙】 ①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①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②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②,及参大政③,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③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选自《义田记》,有删节) 注释①负郭:距城很近。 稔:庄稼丰收。②西帅:宋神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出为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及参大政                      徐公何能及君也 B.可以为师也                  不以疾也 C.是进亦忧退亦忧            尝有志于是矣 D.公之未贵显也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⑵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后 世 子 孙 修 其 业 承 其 志 如 公 之 存 也 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 ①乙文范文正公虽身居高位,却以禄赐之入置义田千亩养济群族,他的这种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                  ”。 ②乙文第③段用三句排比句来总结范文正公一生的行迹与事功,表达对范文正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2.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4.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诗歌鉴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无限感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怎样的哲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你的感悟。 七、作文(共4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迈过那道坎。 文题二: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