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遁词(dùn)             对称(chèn)        锲而不舍(qiè) B.懦夫(nuò)             豢养(huàn)        根深蒂固(dì) C.折扣(zhé)             玄虚(xuán)        腐草为萤(yín) D.停滞(zhì)             烟囱(cōnɡ)        孜孜不倦(zī)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樯倾楫摧(qiáng) B.忧谗(chán)     荫翳(yì)        汀兰(tīng)     觥筹交错(gōng) C.毳衣(cuì)       沆砀(dàng)     琼楼(qióng)   拏一小舟(lá) D.淫雨(yíng)     绮户(qǐ)        野蔌(sù)        泉香酒洌(niè)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 ②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 ③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⑤襄阳是国家历史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 A.⑤③②④① B.①②④⑤③ C.⑤③①②④ D.①⑤③④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B.《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C.《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绿色中国等角度,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 D.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 (1)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欲说还休,却道“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彩,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醉翁亭记(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有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彩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六一居士传》,作者欧阳修) 1.选出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 B.泉香而酒洌          洌:清冷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靠近 D.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 2.下列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之:四时之景不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于:行者休于树/其一犬坐于前 C.而:而不知人之乐/温故而知新 D.其:醉能同其乐/其真不知马也 3.选出对《水调歌头》赏析有错误的一项 A.词作小序以月起兴,交代写作缘由,围绕中秋圆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欢饮”奠定了愉悦的感情基调。 B.词作上片问天,借明月自喻清高,词人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终占上风,反映词人执着人生。 C.词作下片问月,借月象感念人生离合无常,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和对未来的希望,表现词人善处人生。 D.词作借月抒怀,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复杂而又矛盾,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贯穿始终。 4.选出对《醉翁亭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分别描绘了一幅滁州早晚及四季之风景图,以及太守与民共游山林的和美风俗图。 B.游记着力写太守沉醉的情状,“颓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顺而沉迷山水的失意。 C.本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D.本文“醉”为表象,“乐”为实质。太守醉美酒,醉山水,醉百姓和乐,醉与民同乐。 5.选出对【丙】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A.欧阳修初到滁州的时候自己取别名叫醉翁,当时他年老体弱、多病。 B.欧阳修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后,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C.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的原因是他在藏书、金石遗文、琴、棋、酒中自得其乐。 D.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体现了他想急流勇退,在政治上摆脱忧劳烦扰的心理。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吾 固 知 名 之 不 可 逃 然 亦 知 夫 不 必 逃 也 吾 为 此 名 聊 以 志 吾 之 乐 尔。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的灯塔 高伟 ①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每一代青年的成长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上世纪50、60年代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70、80年代改革开放的记忆,90后、00后对网络世界的高度认同等皆是如此。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比如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民族情感的归属,对于人们美好情感的期待。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与青年人总是走得很近。 ②借助经典,青年人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生活本来是些没有装点、散落而动人的册页,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青春之歌》成功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30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写出了青年一代在国家动乱时期面对亲情、爱情、责任的担当和选择。《平凡的世界》刻画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深刻展示了大时代下普通人的艰难曲折命运。但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孙氏兄弟在沉重生活枷锁中的自强不息。生活从来不易,更不会因为你不努力而改变。经典作品传递出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 ③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人能够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跌倒九十九次,却仍一百次再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人们,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只有以人民的福祉为正义性的来源,才能称之为伟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古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这些都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时代投射在身上的印记。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脆弱也许是善良,敏感可能是细腻,自私可能是自我,叛逆可能是主见,冷漠可能是分寸。虽然这些偏见推远了青年走向我们的身影,但我们仍要辩证地看,积极地引导。 ⑤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厚,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当年的《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动我们的,正是那些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在今天,它们依然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成为我们奋斗赢得未来的指针。 ⑥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最好的媒介。经典似一缕清风,又简如白水,穿透人文之美触摸生命真谛,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化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驱散路途上的迷雾,引领青年走向更有意义的人生道路。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在这一背景下重新焕发生命力的经典作品,理应成为指引青年精神的灯塔。 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疾呼:“我们要相信,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生长,迷惘会散去。太阳第二天都会照常升起。”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 (选自2018年1月2日《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文章开头列举各种不同时代的印记有何作用? 3.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揣摩第⑥段画线句子,品味其表达效果。 5.结合文章,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利用经典的指引更好地成长。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