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石常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石常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U(铀)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加热分解:UO2(NO3)2→UXOY+NO2↑+O2↑反应未配平,收集满一试管气体产物,倒扣于水中,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氧化物中铀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4              B.+6       C. +6和+4        D.+4和0 参考答案: B 略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是强酸弱碱盐    B. 强电解质溶液稀释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一定都减少    C. 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   D.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参考答案: C 略 3.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5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A.温室效应        B.氮的氧化物排放       C.白色污染         D.对臭氧层的破坏 参考答案: A 4. 如题12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 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a中构成的是铁铜原电池,铁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没有红色出现,A项错;铜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不正确;b中构成铁铝原电池,铝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Al-3e-=Al3+,没有气体产生,D项错;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 高考考点:原电池反应,吸氧腐蚀 易错提醒:正确认识原电池的正负极所发生的反应 备考提示:原电池中的正、负极;电极反应;溶液中的迁移情况均是常见考点。 5. 某溶液由Na+、Cu2+、Ba2+、Fe3+、AlO2-、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O2-、CO32-、SO42-、Cl-四种离子    B.气体A的化学式是CO2,其电子式为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Fe3+    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 参考答案: C 略 6. 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由咖啡酸合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   B.可用金属Na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残留苯乙醇   C.1 mol 苯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需消耗10 mol O2   D.1 mol CPAE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参考答案: B 略 7. 室温下,某浓度的醋酸溶液中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抑制醋酸的电离,溶液中c(H+)增大 B.若醋酸溶液体积为1L,则c(CH3COOH)=0.01mol/L C.与NaOH恰好中和时,溶液中c(Na+)<c(CH3COO-) D.与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混合,溶液中c(Na+)+ c(H+)=c(CH3COO-)+ c(OH—) 参考答案: AD 8. 下列各项操作中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入过量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 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         D. ①③⑤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B.硅单质可用于制造光电池 C.碘盐中的碘元素以单质存在    D.氧化铝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 参考答案: C A.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A正确;B.硅单质能导电,可用于制造光电池,B正确;C.碘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根的形式存在,C错误;D.氧化铝的熔点高,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D正确,答案选C。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W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参考答案: D 略 11. 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 g 和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为0.1N B.标准状况下,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12 L氧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 C.0.1 的溶液中和总数为0.1N D.常温常压下,4 g He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 参考答案: A 略 12. 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A. 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颜色变深,则含有Br﹣   B. 加入KMnO4酸性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则含有Br﹣   C. 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有色,则含有Br﹣   D. 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含有Br﹣ 参考答案:   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溴离子、碘离子都具有还原性,且还原性I﹣>Br﹣,加入氧化剂,首先氧化I﹣,检验是应先排除I﹣的干扰,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新制氯水可以氧化Br﹣,也可以氧化I﹣,而且生成的I2也有颜色,会使溶液变色,故无法判断,故A错误; B.酸性KMnO4可以氧化Br﹣,也可以氧化I﹣,也无法判断,另外KMnO4被消耗后,虽然紫红色褪去了,但是生成的I2或者Br2也有颜色,会使溶液变色,故一般不用KMnO4鉴定卤素离子,故B错误; C.I2不会跟Br﹣反应,这样的操作无法得出任何结论,无论KI中是否含有Br﹣,加入少量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永远都会有色,故C错误; D.FeCl3可以和I﹣反应,但不和Br﹣反应,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可以将体系中的I﹣完全除去,氯水中的Cl2可以和Br﹣反应,如果KI中含有Br﹣,这样处理后,无色的水层中应该有Br﹣,加入氯水,溶液会呈橙色,因为生成了Br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的评价,结合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解答,难度不大.   13. 下列变化,是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                        (     ) A.CH3CH2OH →CH3CHO B.C2H4→C2H4Br2 C. D.CH3CH2OH → CH2=CH2 参考答案: C A项乙醇生成乙醛的反应为氧化反应;B项属于加成反应;C项为取代反应;D项属消去反应。 14.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叫做该电解质的电离度。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或试纸)是()    A.电解、NaOH溶液                     B.蒸馏、Na2CO3溶液 C.酯化反应、石蕊试液               D.中和滴定、pH试纸 参考答案: 答案:D 1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自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后,各地的救援物资远远不断运往灾区。下图为地方捐助的一种国家准字号补铁补血用药——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其主要成分是绿矾——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Ⅰ、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特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                                  。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是:过滤、                  、灼烧、            、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Ⅱ、灾难过后,灾区的饮用水变得非常的浑浊,不能饮用。因此对污染的饮用水的处理成了非常重要的事,其中处理的方法有很多: (1)可以用适量绿矾和氯气一起作用于污染的自来水,而起到较好的净水效果;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2)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绿矾和氯气的混合使用对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处理效果较差,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 12分) (1)二甲醚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周围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2)以上述电池为电源,通过导线电解池相连。两极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1L 0.1mol/LKCl溶液,写出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室温时,按上述(2)电解一段时间后,取25mL上述电解后溶液,滴加0.2mol/L  醋酸得到右图(不考虑能量损失和气体溶于水,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若图中的B点pH=7,则滴定终点在       区间(填 “AB”、“BC”或“CD”)。   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 ②D点溶液中C(HAc)       C(Ac_ )(填> 、< 或= )                   。 参考答案: (12分)(1)O2+4H++4e-=2H2O  减小 (2)2Cl-+2H2OH2↑+Cl2↑+2OH- (3)①AB  C(CH3COO-)=C(K+>C(H+)=C(OH-) ②<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