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市湘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市湘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08东莞调研)在雷达的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氧磁性体,如钇铁石榴石Y3Fe5O12,其中Y是ⅢB族稀土元素。下面有关钇铁石榴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表示为3YO3·3FeO·Fe2O3           B.可表示为Y3O5·Fe3O4·Fe2O3 C. 其中钇、铁的化合价均为+3价     D.其中钇、铁的化合价均有+2、+3价 参考答案: 答案:C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52g乙炔气体中所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对数为10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C. 常温常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时,若溶液的pH变为13时,则阴极上失电子数为0.05NA (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D. 中所含电子数为 参考答案: A 略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0.5 mol·L-1 FeCl3溶液中含有0.5NA个Fe3+ D.H2O2分解生成22.4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 NA 参考答案: B 略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氯化钠晶体;  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0.20 mol/L高锰酸钾溶液;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   ⑥配制245mL 0.20 mol/L的NaOH溶液用250 mL容量瓶。 A.①②③④    B.③      C.③④⑥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 B.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一定有CO2气体生成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D.Na2O2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参考答案: B 6. 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平衡:Fe2++2H2O Fe(OH)2+2H+,若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A.绿色变浅         B.绿色变深           C.变黄             D.不变 参考答案: C 7.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        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A.①③④              B.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B 略 8.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pH=0的溶液:Fe2+、Mg2+、NO3-、SO42-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 / L的溶液:HCO3-、K+、SO42-、Cl-   C.含大量Fe3+的溶液:NH4+、Na+、SCN-、Cl-               D.pH=14的溶液:Na+、K+、AlO2-、CO32- 参考答案: D 略 9. 某溶液中所含离子及其浓度如下表,则Mn+及a值可能为 所含离子 NO3- SO42- H+ Na+ Mn+ 浓度(mol/L) 3 1 2 1 a    A.Mg2+、1        B.Ba2+、0.5      C.Al3+、1.5           D.Fe2+、 2 参考答案: A 略 10. 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炔焰:切割、焊接金属        B.丙三醇:内燃机防冻剂 C.液氮:冷冻物质                D.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参考答案: B 11. 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 SO3+NO,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列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浓H2SO4滴入萤石(CaF2)中加热生成HF C.木材棍插入浓H2SO4中变黑 D.淀粉溶液加入稀H2SO4并加热转化为葡萄糖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①②③两式相加,NO2作催化剂,A、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故错误;B、反应是CaF2+H2SO4=CaSO4+2HF,利用浓硫酸的酸性,故错误;C、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故错误;D、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即稀硫酸作催化剂,故正确。 12. 据报道,最近国际上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15Si4+15NiO24Si+15LiNi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内部Li+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每转移0.4 mol电子,有2.8 g Si发生转化 C.放电时负极得电子,质量减轻    D.充电时,阳极的反应式为LiNiO2 — e— = NiO2 + Li+ 参考答案: D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 C.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退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 D.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参考答案: D 14. 有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B.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C.每1molNO3—发生氧化反应,转移8mol e-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2+—e—=Fe3+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液态HCl、固体氯化钠均不导电,所以二者均为非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二者均为电解质 C. 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D.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 C A项,液态氯化氢和固体氯化钠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氯化氢和氯化钠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所以氯化氢和氯化钠是电解质,故A错误;B项,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因为氨气、二氧化碳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所以一水合氨和碳酸都是电解质,NH3、CO2都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项,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因此蔗糖是非电解质,C正确;D项,铜和石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明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铝屑、稀H2SO4、NaOH溶液为主要原料欲制备Al(OH)3沉淀,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案,见下表。阅读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途径 生成1 mol Al(OH)3消耗H+或OH-的物质的量/mol 消耗H+ 消耗OH- 1.Al→Al3+→Al(OH)3     2.Al→AlO→Al(OH)3     3.         (1)填写上表中空格并从节约原料的角度来分析,你认为应选择方案_________最为合理。 (2)本实验要用到NaOH溶液。某学生用已知质量y(g)的表面皿,准确称取(g)NaOH固体。他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放入(+ y)(g)砝码,在左盘的表面皿中加入NaOH固体,这时指针偏向右边,如右图所示, 下面他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        使___________                      。 (3)若称取的(g)NaOH刚好可配制0.5mol·L-1NaOH溶液500mL。在下列配制溶液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列制备Al(OH)3实验步骤,填写空白: ①在烧杯A中加入50mL0.5mol·LNaOH溶液,再加入足量铝屑。给溶液稍加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蒸馏水把铝屑冲洗干净。称量铝屑的质量为m1(g)。 ②在盛有适量稀H2SO4的烧杯B中应放入___________(g)(用含m1的式子表示)质量的铝屑,充分搅拌使铝屑反应完全。 ③在盛有适量浓NaOH溶液的烧杯C中放入____________(g)(用含m1的式子表示)质量的铝屑充分搅拌使铝屑反应完全。 ④将烧杯B和烧杯C中的溶液混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时某学生操作如右图, 请用文字说明图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把沉淀转移到烧杯中,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再过滤,再洗涤、 干燥得Al(OH)3固体质量为m2(g)计算本实验Al(OH)3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3 3/4 3/4     (2)继续加入样品  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 (3)①③④⑥  (4)①除去铝粉表面的Al2O3;②;③  ④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3AlO     4Al(OH)3↓(5)玻璃棒下端应该低于滤纸边缘;漏斗颈没有(或应该)靠在烧杯内壁. (6)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利用钛白工业的副产品FeSO4(含TiO2+、Al3+)可以生产电池级高纯超微细草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1)检验FeSO4是否已有部分氧化的方法是                                            。 (2)已知过滤1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