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    ) A.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 参考答案: A 略 2.  “神舟号”载人航天器中宇航员所在的轨道和返回仓都是密封的,宇航员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宇航员困乏,呼吸频率加快,严重的还会窒息,为解决此问题,应在航天仓中加入(    ) A.Na2O2               B.Na2CO3        C.NaOH         D.高压氧气瓶 参考答案: A 略 3. 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为                                 (    ) A.金属钠                   B.NaOH                     C.NaCl               D.Na2CO3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与SO2反应,当n(NaOH)∶n(SO2)=4∶3时: 4OH- + 3SO2 = SO32-+ 2HSO3-  + H2O B.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 C.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 D.1 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1的HCl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2AlO2-+5H+=Al(OH)3↓+Al3++H2O 参考答案: B 略 5.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参考答案: A 6.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密度之比为11∶16                   B.体积之比为11∶16 C.分子数之比为1∶1                      D.摩尔质量之比为11∶16 参考答案: B 略 7.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 1 L pH=6 的纯水中含 10-6NA 个OH- B. 6.0 g SiO2 晶体中含有 0.1 NA个 SiO2 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HF 所含电子数为 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氧气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4NA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A、T℃1 L pH=6 的纯水氢氧根的浓度是10-6mol/L,则其中含 10-6NA 个OH-,A正确;B、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B错误;C、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C错误;D、氧气在反应中也可能达到2个电子,例如生成过氧化钠,D错误,答案选A。 8.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参考答案: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硅胶常用作实验室和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也可作催化剂载体 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参考答案: B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硅和二氧化硅. 专题:碳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 B.SiO2不能导电,但具有较好的折光性; C.根据硅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性质判断; D.小苏打不稳定,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正确; B.SiO2不能导电,但具有较好的折光性,故B错误; C.硅胶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常用作实验室和食品、药品等的干燥剂,也可作催化剂载体,故C正确; D.小苏打不稳定,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0. 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 解析:A.各离子能共存,加入过量二氧化碳时,与偏铝酸根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根,故A正确; B.Fe3+、I-、ClO-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其中2Fe3++2I-═2Fe2++I2,故B错误; C、Ba2+、OH-、Na+组离子共存,加NaHCO3溶液后,HCO3-+OH-=CO32-+H2O,Ba2+与CO32-生成BaCO3沉淀,故C错误; D.铵根与碳酸氢根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细口试剂瓶,而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无色广口试剂瓶中 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D.检验某溶液里是否含有Fe2+时,可先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焰色反应;试纸的使用;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见光易分解的溶液用棕色细口瓶保存,固体用广口瓶保存; 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溶液变稀; D.检验亚铁离子要排除铁离子的干扰. 解答:解:A.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溶液保存着细口瓶里,所以硝酸银溶液保存着棕色细口瓶中;钠易和水、氧气反应,所以要密封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无色广口试剂瓶中,故A正确; B.焰色反应用稀盐酸洗净铂丝,故B错误; C.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溶液变稀,测得数据不准确,故C错误; D.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时,应先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试剂的保存及基本实验操作,难度不大,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是高考热点,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2.     如图,a、b、c、d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乙烧杯中溶液的pH减小 B.甲烧杯中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 C.电解一段时间后,b极质量增加,d极附近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D.C是阳极,电子从d电极通过溶液流向c电极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A 解析: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③错;陶瓷的成分是SiO2,而不属于硅酸盐,④错。故A项正确。 14. 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同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且反应后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气体C为单质,且B和C的摩尔质量比为1∶4 B.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75% C.生成物C中A、B的原子个数比为3∶1 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比为1∶4 参考答案: B 略 15. (双项选择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参考答案: A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欲鉴别FeCl2溶液、AlC13溶液和AgNO3溶液,向3种待测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氨水 B.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C.欲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乙烯,在Ni催化条件下通入氢气 D.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参考答案: A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0分)    (1)实验室常用浓盐酸跟足量的氯酸钾固体共热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未配平):KClO3+HCl→KCl+Cl2↑+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                       KClO3+        HCl=         KCl+        Cl2↑+      H2O    ②当产生6.72L(标况)Cl2时,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这时溶液的Ph=a,比反应前升高了一个单位,则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    (2)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B→C+D,若A、B、C、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该元素在这三种物质中的化合价均不同,请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两个反应中,变价元素不能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                                   ;                                   。    (3)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3Fe2O3(s)+CO(g)=2Fe3O4(s)+CO2(g)        Fe3O4(s)+CO(g)+3FeO(s)+CO2(g)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答案:Ⅰ.(1)1、6、1、3、3(2分)  (2)0.5(1分)  101-amol/L(1分) Ⅱ.Cl2+H2O=HCL+HCLO  3NO2+H2O=NO+2HNO3  SO2+2H2S=3S+2H2O 2NaO2+2H2O=3NaOH+O2  2NaO2+2CO2=2Na2OO3+O2 (4分,任意两个,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