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四高级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第四高级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已知浓度NaOH溶液   B.制氯气     C.配制95ml       D.制备Fe(OH)2 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浓度                  1mol/LKI溶液         参考答案: C 略 2.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SO2→H2SO4→MgSO4                B. Al→Al2O3→Al(OH)3→NaAlO2    C. Fe→FeCl2→Fe(OH)2→Fe(OH)3         D.N2→NO→NO2→HNO3       参考答案: B 略 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 Na2CO3、NaHCO3、NaCl、NH4Cl         B. Na2CO3、NaHCO3、NH4Cl、NaCl         C. (NH4)2SO4、NH4Cl、NaNO3、Na2S         D. NH4Cl、(NH4)2SO4、Na2S、NaNO3 参考答案: C 略 4. 根据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做出如下推理,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NA族        B.磷原子不如氮原子和硫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        C.磷单质不如氮气和硫单质活泼        D.磷的氢化物(PH3)受热时不如氮的氢化物(NH3)和硫的氢化物(H2S)稳定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氟化铵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 C.COS的电子式是    D. O2-粒子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C 略 6. 将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g)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g)+ H2O(g)CO2(g)+ H2(g),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倍数是   ()            A.46                     B.23                  C.11.5                   D.5.75    参考答案: 答案:C 7.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参考答案: C 8. 亚氯酸钠(NaClO2)可用作漂白剂,在酸性溶液中因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HClO2 = 4ClO2↑+ HCl + 2H2O,ClO2是广谱型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ClO2是有机酸          B.上述反应中,ClO2是还原产物          C.上述反应中,1 mol HClO2分解转移2 mol电子                         D.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4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均正确的是 A.NH3能氧化氮氧化物,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B.瓷坩埚能耐高温,可用于加热分解石灰石 C.Fe在O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D.Mg (OH)2分解吸热且生成高熔点固体,可用作阻燃剂 参考答案: D 略 10.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9g甲烷(14CH4)所含的中子数为5NA              B.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8g O2与O3的混合物中O原子个数为3NA    D.标准状况时,11.2LNO和11.2LO2混合后的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0.75NA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到刻度 B. 锥形瓶盛装待测液前需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 C. 石蕊试纸在测定气体酸碱性时必须用蒸馏水润湿 D.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不断搅拌,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 C 略 12. 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a与b的关系为 (  ) A.a=b                          B.a=2b C.2a=b                         D.a=5b 参考答案: C n(CuO)∶n(MgO)=∶=∶=1∶2,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的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的比,所以==,即2a=b,故选C. 13.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NH4+-气体法    B.I--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Ca2+-气体法 参考答案: 答案:D 14.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 ②6.2g氧化钠和7.8g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6NA ③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④常温下1L 0.5mol/L NH4Cl溶液与2L 0.25mol/L NH4Cl溶液所含NH4+的物质的量相同 ⑤在标准状况下,22.4L 甲烷与18g水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⑥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⑦56 g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⑧1mol 固体NaHSO4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2NA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⑦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②漂白粉、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④Na2O2、Na2CO3、Na2SiO3均为钠盐.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参考答案: B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①化合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氨是氨气属于化合物、液氯是单质; ②依据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分析; ③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④含有钠元素的盐叫钠盐. 解答:解:①液氨水液态氨气属于纯净的化合物、液氯是单质,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故①错误; ②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氨水为氨气水溶液均为混合物,故②正确; ③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符合电解质概念,均为电解质,故③正确; ④Na2CO3、Na2SiO3均为钠盐,Na2O2没有酸根所以不是盐,所以不是钠盐,是氧化物,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物质的分类,熟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的分析即可判断,掌握物质的组成是解题关键,注意对于物质的分类,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分类方法,题目较简单.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Cl3溶液→FeCl3·6H2O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                                       。 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答案:(1)3Fe+4H2O(g)Fe3O4+4H2 (2)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3)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4)①将Fe2+氧化成Fe3+;②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A常用做木材的粘合剂,俗称“白乳胶”。B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A。B的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为4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3∶1。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碳原子数相同的两种有机物D和M。 (1)B分子中非含氧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2)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不饱和羧酸的有3种,它们是CH2=CHCH2COOH、                            、                          。 (3)写出B在一定条件下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 (4)通常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接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M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M的结构简式                            ; (5)已知:   D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 有机物N与G互为同系物,且N的相对分子质量比G大14,写出两分子N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并写出N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8. 某化学小组进行Na2SO3 的性质实验探究。 (1)在白色点滴板的a、b、c三个凹槽中滴有Na2SO3 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现象 a 溴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