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朝晖外国语学校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市朝晖外国语学校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 – b – 1),L层电子数为(a + 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氯气反应                B.与水反应 C.与硫酸反应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CD 略 2. 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若pH<7,则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c(HA-)>c(H+)>c(A2-)>c(OH-)       B.c(Na+)+ c(H+)= c(HA-)+2c(A2-)+ c(OH-)     C.c(H+)+ c(A2-)= c(OH-)+ c(H2A)           D.c(Na+)= c(H2A)+ c(HA-)+c(A2-) 参考答案: C 3. 常温下的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NH4Cl与NaOH;②NH4Cl与HCl;③NH4Cl与NaCl;④NH4Cl与NaHCO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pH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c(NH3·H2O)大小顺序:②>④>③>①    C.混合液④中存在: c (NH3·H2O) + c (CO32—) + c (H+) = c (OH—) + c (H2CO3)    D.混合液③中水的电离被促进,其中的c(H+)和c(OH-)均大于1.0×10—7mol/L 参考答案: A 略 4.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误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    B.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    C.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铜板:    D.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参考答案: A 略 5. 八角茴香含有一种抗亚洲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能溶于水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遇FeCl3溶液呈紫色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Z的质子数之和是2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原子半径Z>W>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C.氢化物的稳定性X>Z D.X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解析:图为短周期的一部分,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在第二周期,Z、W在第三周期,设X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7,由X、Z的质子数之和为21,所以x+x+7=21,解得x=7,故X为N,Y为F,Z为Si,W为S.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酸性W>Z,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N>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的稳定性:NH3>SiH4,故正确;D.X的氢化物与Y的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F,故D正确。 【思路点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出元素,再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 7.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少量的碳酸钠杂质 B.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率 C.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D.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参考答案: C 略 8. (2001·广东、河南卷)24.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A.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2Na++CO32-+CO2+H2O=2NaHCO3↓ B. KIO3与KI 在酸性溶液中反应:5I-+IO3-+3H2O═3I2+6OH- C.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饱和石灰水与醋酸溶液混合:Ca(OH)2+2CH3COOH=Ca2++2CH3COO-+2H2O 参考答案: A A. 一定温度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钠晶体:2Na++CO32-+CO2+H2O=2NaHCO3↓,故A正确;B. KIO3与KI在酸性溶液中反应不能产生6OH-,5I-+IO3-+6H+═3I2+3H2O,故B错误;C. 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 氢氧化钙是强碱,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要用离子符号表示:OH-+CH3COOH=CH3COO-+H2O,故D错误。故选A。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是否符合事实;(2)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3)物质的表示形式是否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在水溶液中使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他情况下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10. X、Y、Z、W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2常用做保护气,一般由分馏液态空气得到;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W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X、Y、Z B.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两两发生反应 C. 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D. 随着温度升高,Y2的化学活性增强,可能与W单质发生化学反应 参考答案: D 【分析】 X、Y、Z、W为短周期元素,Y2常用做保护气,一般由分馏液态空气得到,则Y为N元素;Z与Y位于同一周期,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则Z为C元素,该单质为石墨;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则X的质子数为:7+6=13,即X为Al元素;因同周期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同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Na,即W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结构和性质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为Al、N、C和Na元素,则 A. 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则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比较:N3-、Na+、Al3+、C4+,即Y、W、X和Z,A项错误; B.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铝、碳酸和氢氧化钠,其中碳酸为弱酸,氢氧化铝的碱性也很弱,两者不反应,B项错误; C. 因氨气分子间有氢键,氢化钠与氢化铝为离子晶体,熔、沸点较大,甲烷为分子晶体,熔沸点最低,C项错误; D. N2常温下性质稳定,但随着温度升高,其化学活性增强,可能与Na单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化钠,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需要注意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氢氧化铝可以与强酸、强碱反应,但不能与弱酸如碳酸、弱碱如氨水反应。   11. 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分别由和,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参考答案: D 略 12. 参考答案: C 13. 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荔枝酿酒                      B.酸雨侵蚀建筑物        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 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   A. 荔枝酿酒过程中,会发生无氧呼吸,将其中的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并释放出CO2气体;        B. 酸雨侵蚀建筑物过程中,酸雨的成分H2SO3与H2SO4会与岩石的CaCO3反应;              C. 液化(相变)是一种物理变化;              D. 生石灰为CaO,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   对应考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点:常见的物质俗称应有一定的了解。如:焦炉气、水煤气、水玻璃、苏打、小苏打、明矾、胆矾、绿矾等。 14. (2015?临沂校级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1mol B.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所以明矾可用于水的净化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一定有CO2气体生成 D.Na2O2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参考答案: C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胶体的应用. 【分析】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0.1mol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了0.1mol电子; B、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净水作用;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溶液生成碳酸氢钠溶液; D、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解答】解:A、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mol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了0.1mol电子,故A正确; B、明矾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具有净水作用,故B正确;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溶液生成碳酸氢钠溶液,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故C错误; D、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Na2O2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转移电子数的计算、明矾净水原理、Na2CO3性质的分析判断等,题目较简单. 15. 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⑦HCl酸性比H2S强 A.②⑤⑦         B.①②⑦            C.②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1)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