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 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2.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 A.夏眠 B.穴居 C.迁移 D.昼伏夜出 3.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2 4.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 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 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 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 5.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荫植物 D.湿生植物 ( ) 6.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7. 施加有机肥、秸秆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中 ( ) A.N素 B.P素 C.有机质 D.微量元素 8. 被绿色植物质体内的色素所吸收,用于光合生产的生理有效辐射是( )。 A.黄绿光和青紫光 B.黄绿光和蓝紫光 C.红橙光和青黄光 D.红橙光和蓝紫光 9.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拟寄生 D.偏利共生 10.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11. 种群的季节性消长主要是( ) A.环境因子的影响 B.生物因子的影响 C.人为活动的影响 D.突发性自然灾害 12. 自然界中符合“S”形种群增长的生物是( )。 A.蘑菇 B.酵母 C.小麦 D.水稻 13. 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种群数量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信息的主要依据是(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14. 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煤气 15.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16.地球上的碳素绝大部分存在于(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土壤圈 17. 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 18. 狗在夏天经常伸长舌头喘气,是什么原因 ( ) A.天气太热 B.呼吸困难 C.散热 D.过于劳累 19. 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内液体外渗的方式。这是植物的( )特点。 A.防卫反应 B.补偿作用 C.协同进化 D.他感作用 20.水稻田里,黏虫和青蛙构成的联系称为(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21. 紧密林带( )。 A.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B.在林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C.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涡流区 D.在林稍不形成流线密集区,在背风面形成低速区 22. 按环境范围的大小,可将环境分成( )。 A.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人类环境、生物环境和自然环境 C.土壤环境、水域环境和气体环境 D.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3. 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24. 对于水域环境中的种群来说,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 )。 A.生物间相互竞争 B.生物间相互捕食 C.水的物理化学特性 D.动物社会行为 2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26. 下述记录有效积温的方式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1000~1600度 B.向日葵1500~2100 日·度 C.玉米2即0~4000 日 D.柑橘类4000~4500 时·度 27.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 )。 A.种群动态研究 B.种群数量 C.种内、种间关系 D.种群调节 28.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29. 生态系统中,补充能源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总生产 B.减少系统用于自我维持的消耗 C.增加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D.增加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30.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甚至出现种群灭亡。最易出现这种情形的生物类型是( )的种群。 A.出生率高 B.生长快 C.成熟晚 D.个体小 31.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 A.平均温度 B.发育天数 C.有效积温 D.生物学零度 32.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O2 33.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 )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34.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 (  )。 A.稀树草原 B.草原 C.荒漠 D.苔原 35. 生态学的分支科学分类法有( )。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 36.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表现在( )。 A.由于温度的影响,蜗牛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 B.土壤富含石灰质,云杉的数量会增多 C.由于森林能够阻碍气流,所以能改变风速但不能改变风向 D.由于光的作用,高山上只生长着矮小的植物 37. 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次生裸地,与原生裸地( )。 A.差异极大 B.有些差异 C.差异不大 D.没有差异 38.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  )。 A.土地退化 B.土壤污染 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沙化 39.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 A.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B.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 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40. 当今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种内斗争 41.相同的群落类型(  )。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 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 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42.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43.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 A.熵值提高 B.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大于1 C.生态位加宽 D.某小类群占优势的情形趋于减少 44. 在植物花芽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光照长度 B.光照强度 C.光照时间的早晚 D.光照速度 45.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物种是( )。 A.稀有种 B.伴生种 C.优势种 D.亚优势种 46. 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 47. 地球环境是指(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和生物圈 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48. 用浅蓝色薄膜育秧与无色薄膜相比( )。 A.前者秧苗及根系都较粗壮 B.前者插后成活快,分蘖早而少 C.后者生长茁壮,叶色浓绿 D.后者粗纤维和粗淀粉以及含氮量和蛋白质的含量都较高 49. 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 )中。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 50. 反刍动物的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附生关系 二、填空题(20题) 51. 李比希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______,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是处于平衡的。 52. 53. 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______之间的循环运转。 54.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_生物。 55.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 56.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57.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58.生物群落的发育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_和______阶段。 59. 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_____。 60.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积累与消耗等均表现出有规律的昼夜变化。 61.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______。 62.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__________。 63.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很少用______种群来研究。 64. 氮进入生态系统的三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______。 65.土壤有机质可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66. 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中,实验方法主要有两种:原地实验和______实验。 67. ______常是自然系统的主要识别标志和划分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主要依据。 68. 我国在植物群落分类上采用______原则和方法。 69.一些昆虫依据______信号总是在白天羽化,另一些昆虫则在夜晚羽化。 70.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题) 71.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 72. 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 ] A.正确 B.错误 73. 纽芬兰中部冬季的驯鹿常呈随机分布的状态。 [ ] A.正确 B.错误 74. 第一性生产是指以植物为食的动物。( ) A.正确 B.错误 75.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其生态幅无关。(  ) 76.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 A.否 B.是 77. 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 A.正确 B.错误 78. 生物个体间竞争激烈,对抗作用强,则其内分布型是成丛分布。( ) A.正确 B.错误 79. 可持续发展模式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 A.正确 B.错误 80. 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r=1这一条件,种群就是稳定的。 [ ] 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专升本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