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皎洁(jiǎo)        行辈(háng)       旺相(xiàng) B.斡旋(wó)            炮制(pào)        晦暗(huì) C.羁绊(jī)        束缚(sù)          戛然(jiá) D.邮差(chā)          恣意(zì)          橘子(j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授予  实验  特地  显微镜 B.测量       支配       细至       一帆风顺 C.检讨       遵照       缅怀       齐家治国 D.突破       关键       栽种       袖手旁观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做事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总不听别人的建议,这是错误的。 B.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想要系统了解一种新事物,我们可以通过顾名思义的方法去探究。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名篇名句默写。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 (2)《关雎》中以“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今年①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②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③为类。悠悠乎与颢气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有删节) 注释:①本文写于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②斫(zhúo):砍伐。③培塿(lóu):小土堆。④颢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以其境过清 (3)遂命仆人过湘江。 (4)是岁,元和四年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3.【甲】文的第2段中“无一字写水,却处处写水”,作者是怎样从侧面写出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4.【甲】文和【乙】文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文中加点的“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       ) A.劳动人民心中的话 B.布谷鸟唱歌 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2.第③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 A.下定义   列数字 B.下定义   举例子 C.作比较   举例子 D.列数字   作比较 3.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B.“传语”“暗示”“唱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 C.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这句话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节选部分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高:八月秋高风怒号 高者挂罥长林梢 (2)为:茅屋为秋风所破 忍能对面为盗贼 (3)安: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七、作文(共40分) 当我们受挫时,父母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安慰;当我们进步时,老师会伸出双手给我们掌声;当我们胆怯时,同学会伸出双手给我们力量……那双温暖的手一直都在。 请以“那双温暖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