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 ) A.个体生态学 B.景观生态学 C.进化生态学 D.种群生态学 2. 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 A.达尔文 B.亚里士多德 C.莫比乌斯 D.林德曼 3.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4. 以空贝壳为家的寄居蟹和作为其伪装的海葵之间的关系是 ( ) A.互利共生 B.寄生 C.偏利共生 D.竞争 5. 下列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养鱼池 B.农田 C.荒漠 D.城市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植物定居的是( ) A.生长 B.发芽 C.繁殖 D.腐烂 7. 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特点是( )。 A.海洋中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 B.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 C.海洋中初级生产量最大 D.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8. 当一种植物最初侵入某地时,常呈 ( ) A.随机分布 B.集群分布 C.均匀分布 D.其他 9.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种群平衡 D.季节性消长 10.种群的生境比较稳定,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锥体呈( )。 A.金字塔形 B.钟形 C.壶形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1.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12.下列不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 A.水稻 B.黄瓜 C.大 D.玉米 13. 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草原 14.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谢尔福德 D.克列门茨 15. 队群落角度看,多样性的含义是( )。 A.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数目或丰富度 B.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说明了种的均匀度 C.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D.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以反映各个物种需要的面积 16.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海拔 17. 马尾松、柑橘、茶和竹等属酸性土植物,宜于生长的土壤pH值是 ( ) A.5.0~6.5 B.6.5~7.5 C.7.5~8.5 D.>8.5 18.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落叶 19. 生态学的基本视角是( )。 A.整体观和综合观 B.统计分析和模型研究 C.与其他科学结合 D.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 20. 我国解放后新增加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 A.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 C.过度农垦 D.工矿开发 21.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22.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划分为( )。 A.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低温区 B.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高温区 C.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致死低温区 D.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宜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 23. 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霉菌不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将免于病患 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 24.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生态系统中起的作用表现在( )。 A.大气环流总是把热量由热带输向寒带,以减少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 B.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的光能,借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被吃进动物体的植物经过消化和吸收被转化为身体的构成部分,植物中的化学键被打破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用于促进动物各种化学反应,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和神经传导 D.当人体细胞中的糖经过氧化作用释放能量时,这些能量大约只有55%被固定在其他化学键中,其余的则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环境中 25.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26. 海洋中植物的分布随着海洋深度而变化,高山上植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 A.光照、温度 B.温度、光照 C.光照、海拔 D.温度、海拔 27.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旱生植物通常( ) A.根系较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较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28. 我国中部山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29. 下列现象中反映了共生关系的是( )。 A.小麦与稗草共同生长在一片土地上 B.青蛙与蟾蜍在同一个池塘内生活 C.鹿与斑马生活在同一草原的不同范围内 D.豆科植物根部有固氮菌的生长 30. 森林的年龄是森林( )指标。 A.稳态的 B.年龄结构的 C.密度的 D.发育的 31. 海洋中水域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决定植物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pH B.含氧量 C.温度 D.光照 32.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 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 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33. 引起植物群落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呈现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 A.温度 B.二氧化碳 C.氧气 D.风 34. 我国解放后新增加的荒漠面积中,有95%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 ) A.过度放牧 B.破坏森林 C.过度农垦 D.工矿开发 35.(  )气体不是温室气体。 A.CO B.CO2 C.CH4 D.N2O 36.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气候顶极 37.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38. 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产量称为( ) A.生物量 B.生产力 C.利用率 D.周转率 39.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40.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4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里草与豆苗的关系是( )。 A.种内斗争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42. 水稻土属于( ) A.潜育土 B.泥炭土 C.盐成土壤 D.钙成土壤 43. 生物群落命名的一般根据是( )。 A.依照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 B.优势种的主要生活方式 C.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D.以上的所有内容 44.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45. 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磷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 B.各物质循环是相互独立的 C.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无关 D.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无任何影响 46.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 )。 A.温度和降水 B.光照和温度 C.降水和风 D.光照和风 47.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48.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  )。 A.生态幅 B.生态对策 C.种间关系 D.内分布型 49.种群是指(  )。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50. 全球水循环的关键是( )。 A.海洋 B.大气 C.陆地 D.森林 二、填空题(20题) 51.生态学的发展时期可分为萌芽时期、建立时期、_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52.两个或多个种群争夺同一对象的相互作用称为__________。 53. 生态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又叫_____。 54. 耐性定律是由美国生态学家______于1913年提出的。 55. 一个物种在没有受到其他种类因竞争而引起的抑制作用时占据的最大生态位叫 ______。 56.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_。 57.______是指单位面积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 58.在植物开花期或幼果期,如果光照减弱,会引起植物结出的果实不良或者果实发育______,甚至落果。 59. 大象、鲸鱼、恐龙属于______对策者。 60.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__________。 61. 在长江流域和福建,黄山松因为受到______的限制,不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的高度。 62.风将植物的种子吹到一个新的地点而发芽生长的过程,称为______。 63. 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多度或密度、频率、盖度______和重要值。 64. 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______。 65.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层次称为______。 66. 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 ______。 67.广义的共生包括偏利共生、原始合作和__________。 68.我国东北草甸形成的______是最好的土壤。 69.生物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_______。 70. 在大气上空的______能吸收过滤掉紫外辐射中最强的波段,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三、判断题(10题) 71. 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 A.否 B.是 72. 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 ] A.正确 B.错误 73. 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首要条件是受密度制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专升本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